|
他們想製造「備用人體」和一個比它大3倍的大型強子對撞機
2025年4月1日
作者:邁克爾
近年來,世界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都是由瘋狂的科學家做不該做的事情造成的。不幸的是,全球科學界仍然沒有表現出任何克制。我將在本文中與您分享的事情令人深感不安。但儘管我們許多人都表示反對,他們根本不在乎。瘋狂的科學家會繼續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但如果出了問題,那麼承受後果的將是我們其他人。
例如,據報道,史丹佛大學的一組科學家提議,我們應該創造出被稱為「人體模型」的備用人體,並在人造子宮內「生長」。
這些科學家聲稱,這種「類人機器人」可以發揮多種用途。據稱,它們可以緩解我們持續存在的器官短缺問題,可以代替動物進行醫學實驗,我們甚至可能吃掉它們…
尖端科學家公佈了一項令人不安的計劃,他們將培育沒有靈魂的「備用」人體,用於醫學實驗,甚至用作肉類。
所謂的類人機器人將在人造子宮中成長,並具有承受無盡痛苦的驚人能力。
科學家卡斯滕·T·查爾斯沃思(Carsten
T Charlesworth)、亨利·T·格里利(Henry
T Greely)和中內弘光
(Hiromitsu Nakauchi)在《麻省理工技術評論》上發表了他們奇怪的言論,並解釋了為什麼弗蘭肯斯坦式的計劃將徹底改變醫學。
他們表示,殭屍屍體將成為測試新藥和培育供移植的人體器官的關鍵。
這有多噁心啊?
當我發現他們寫了這個的時候,我簡直不想再吃晚餐了…
「例如,它們可以為我們目前使用非人類動物進行研究和食用的方式提供一種合乎道德的替代方案,即提供不會讓動物遭受痛苦或產生意識的肉類或其他產品。」
這些科學家應該立即被解僱,但沒有人會追究他們的責任。
相反,他們的「研究」可能會獲得數百萬美元的資助。
我必須了解更多,因此我查閱了他們在《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官方網站上發表的原始文章。在那篇文章中,他們描述了他們實際上是如何生產這些「類體細胞」的…
儘管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最近的技術進步已將這一概念推向了可行的境界。多能幹細胞是發育過程中最早形成的細胞類型之一,可以產生成人體內的每一種類型的細胞。最近,研究人員利用這些幹細胞創建了似乎模仿實際人類胚胎早期發育的結構。同時,人工子宮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可能開闢其他途徑讓胎兒在體外發育。
這些技術,加上現有的抑制大腦發育的基因技術,讓我們可以設想創造「類人機器人」——一種潛在的無限的人體來源,完全在人體之外由幹細胞發育而成,缺乏感知或感受疼痛的能力。
一旦這種情況開始發生,不難想像未來數以百萬計的人類屍體將被養殖以造福精英階層。
就像某些科幻電影一樣,也許人體甚至會被用作電池並連接到電網,以解決我們的能源危機。
在歐洲,瘋狂的科學家想要建造一個更大版本的大型強子對撞機…
科學家們正在完善在瑞士和法國邊境下方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機器的計畫。政府將投入超過300億美元(230億英鎊)來鑽探一條長91公里的圓形隧道,使亞原子粒子在隧道中加速到接近光速並相互碰撞。科學家希望從產生的核碎片中找到有助於他們了解宇宙詳細構成的線索。
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將亞原子粒子相互碰撞是一個非常非常糟糕的想法。
但他們不在乎你我怎麼想。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周長為
27
公里,但未來圓形對撞機的周長將達到約91公里。
這將使其比大型強子對撞機大三倍以上。
這個絕對瘋狂的計畫正在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領導「大力推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則表示,FCC
為科學家提供了「對空間、時間和物質進行獨特探索」的機會。該計劃得到了多位資深物理學家的支持,並得到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現任總幹事法比奧拉·吉亞諾蒂(Fabiola
Gianotti)的大力推動,同時還得到了將於2026年1月接任總幹事的馬克·湯姆森(Mark
Thomson)的支持。吉亞諾蒂告訴《自然》雜誌:「如果獲得批准,FCC將成為有史以來研究最基礎自然規律的最強大工具。」
我去CERN官網看了下,未來環形對撞機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幾天前剛發布…
FCC可行性研究於2025年3月31日提交了報告,調查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FCC的技術和財務可行性,包括地質可行性、環境影響、基礎設施設計、土木工程和探測器,以及擬建對撞機效率和可持續性的技術研發。
計劃建造的新隧道週長90.7公里,平均深度200米,設有8個地面站點,最多可進行4次實驗。這條隧道最初將容納FCC-ee,這是一台用於精密測量的電子正電子對撞機,將從2040年代中期開始提供15年的研究計劃。第二台機器FCC-hh將安裝在同一隧道中,重新使用現有的基礎設施,類似LHC取代LEP時的情況。FCC-hh
的目標是達到100
TeV的碰撞能量,對撞質子和重離子,運行到21世紀末。
他們非常幸運,他們目前的末日裝置並沒有造成毀滅文明的災難,但現在他們要透過建造一個更大的災難來試試自己的運氣。
他們簡直就是瘋了。
在本文中我還想提及最後一件事。
中國一家公司實際上已經開發出一種「微型原子能電池」,理論上可以為小型設備供電50年。
毋庸置疑,讓數百萬人隨身攜帶由放射性硬幣大小的電池供電的設備聽起來是一個可怕的想法,但這並不能阻止他們。
事實上,這種新電池顯然正進入量產階段…
一家中國電池製造商取得了突破,引發了全球緊湊型核能的競賽。這項創新是一種硬幣大小的小型電池,由放射性鎳同位素供電,鎳同位素衰變成穩定的銅。雖然初始電池相對較弱,但它可以輕鬆分層,以提供長達50年的電力。
隨著微型原子能電池BV100進入量產,儲能技術迎來了變革性的里程碑。《大眾機械》指出,北京貝塔伏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硬幣大小的電池無需充電或維護即可提供長達50年的電量。
這一代人極為愚昧。
如果時間夠長,人類必將自我毀滅。
僅僅因為我們能夠做某事並不意味著我們實際上應該去做它。
我們所處的宇宙有規則,如果我們破壞這些規則,就會產生後果。
可悲的是,如果許多科學家感覺到「突破」就在眼前,他們就會急於拋開道德。
最終,他們的魯莽行為可能會導致許多人喪命。
邁克爾的新書《Why》在Amazon.com上有平裝本和Kindle版,您可以在michaeltsnyder.substack.com訂閱他的Substack時事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