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中正在發生非常奇怪的事情
2024年10月10日
作者:邁克爾
好吧,這開始變得很奇怪。在中東戰火紛飛、美國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我們正在準備現代史上最關鍵的大選的同時,天上卻發生了極不尋常的事情。「世紀彗星」正在壯觀地掠過我們的星球,太陽釋放了極其強大的日冕物質拋射,「第二個月亮」正在繞我們的世界運行,有人認為我們正在目睹一場「有趣的」星座和星星的排列」似乎與《啟示錄》中記載的事件有關。
我們真的應該相信所有這些事情同時發生只是一個「巧合」嗎?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報道,Tsuchinshan-Atlas彗星將於週六最接近我們的星球…
準備好發現一顆罕見的明亮彗星。
這顆太空岩石正從太陽系外圍向地球拋射,並將於週六最接近地球。如果天空晴朗的話,到十月底都可以看到它。
正如我之前討論過的,週六還會發生其他事情。
贖罪日在周五日落時分,一直持續到週六日落。
是的,我想這只是另一個「巧合」。
這顆彗星大約有兩英里寬,但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告說,彗星的尾巴「延伸了數千萬英里」…
去年發現的一顆彗星——被稱為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將在未來幾天內接近地球。
位於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流星體環境辦公室負責人比爾·庫克(Bill
Cooke)告訴NPR,這個雪白的土球直徑近2
英里,其塵埃和氣體尾部延伸數千萬英里。
您將能夠用肉眼觀察這顆彗星,但如果您有一副雙筒望遠鏡,您將能夠以壯觀的細節看到正在發生的事情...
庫克說,從10月12日星期六開始,直到本月底,每天日落後約45分鐘,這顆彗星將在暮色中低空出現在西方地平線上。
無需特殊設備即可看到這顆彗星,但最好的觀察方式是透過雙筒望遠鏡。
「肉眼看起來彗星還不錯,但用雙筒望遠鏡看,它們會讓你大吃一驚,」庫克說。「用雙筒望遠鏡看效果會非常好。所以,如果你有一副雙筒望遠鏡,為什麼不帶上它們來看看彗星呢。」
令人驚訝的是,這顆彗星正在掠過我們的星球,同時,恆星之間正在發生一些真正獨特的事情。
以下內容來自記者Troy
Anderson剛撰寫的一篇文章…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那天,即2024年
10月9日,一個特定的影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探索了星座和恆星的有趣排列,與啟示錄中的描述相似。
根據視頻,這個日期可能涉及一個天體事件,反映了使徒約翰在近2000
年前的拔摩島預言中所描述的情況。
許多人寫過書籍,講述星星如何在2000多年前準確地預示基督的誕生。
上帝有沒有可能利用星星來警告我們這個時代即將發生的事?
根據安德森的說法,「行星和恆星的罕見排列」似乎描繪了「天啟四騎士和大紅龍」…
影片表明,10月9日,將會出現罕見的行星和恆星排列,與《啟示錄》中的描述相符,包括天啟四騎士和大紅龍的象徵意義。如果這些解釋有分量,那麼這個日期可能代表預言時間線上的一個重要標記。身為記者和聖經預言研究者,我發現值得探索這些跡象是否確實可以預示我們所處的時代,特別是在2024年4月8日的北美大日食之後,我在一篇文章中寫到了這一點魅力的文章。
我很高興他將現在發生的事情與4月8日發生的日食聯繫起來。
因為我完全相信它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同時,太陽的行為仍然非常不穩定。
我們被告知,週二晚上發生了「快速移動的日冕物質拋射」,這導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太空預報中心發布了G4地磁風暴監視...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表示,一場「嚴重」的太陽風暴可能會使美國比平常更南方的地方看到北極光,同時也有可能破壞現代技術。
週二晚上,快速移動的日冕物質拋射(CME)——太陽日冕產生的強大磁化等離子體爆發——從太陽中爆發出來,促使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太空預報中心發布了罕見的G4地磁風暴警報,顯示對地球的「有害影響」。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稱,日冕物質拋射預計將於週四和週五在地球上引發一場中度太陽風暴。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星球現在已經獲得了第二個月球。
這是正確的。
在一段時間內,「臨時迷你月亮」將圍繞著我們的星球運行…
在過去的幾周里,您可能在某個地方聽說地球將獲得第二個月球。好吧,我們現在可以確認,在捕獲小行星
2024 PT5
後,地球現在正式擁有兩顆衛星。
月29日星期日,我們的星球捕獲了一顆名為2024
PT5的小行星,將其變成了一顆臨時的迷你衛星。
不用說,絕大多數人很少關注天空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幾乎沒有人相信天空中發生的非常奇怪的事情有任何真正的意義。
但正如我所記錄的,在創世記第一章中,上帝告訴我們,他創造太陽、月亮和星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他計劃使用它們作為「標誌」,並且在整個人類歷史中他一直在這樣做。
現在它再次發生,而大多數人完全錯過了它。
邁克爾的新書《Why》在Amazon.com上有平裝本和Kindle版,您可以在michaeltsnyder.substack.com訂閱他的Substack
時事通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