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與新冠疫苗相比,天然免疫力對omicron提供了更好的保護
2022年12月16日/
作者:奧利維亞·庫克
https://vaccines.news/2022-12-16-study-natural-immunty-better-protection-against-omicron.html
一項研究表明,與疫苗相比,天然免疫對武漢冠狀病毒(COVID-19)的B11529
omicron毒株提供了更好的保護。
信使核糖核酸疫苗技術的發明者羅伯特-馬龍博士在其Substack上的一篇文章中闡述了這一點。他引用了11月24日發表在《國際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觀察了荷蘭未接種疫苗的美髮師和招待所工作人員。
撰寫11月24日論文的研究人員每三個月為參與者收集一次血液樣本,為期一年。他們還讓參與者回答關於他們的健康和工作範圍的問卷。
該研究得出結論,在未接種疫苗的荷蘭理髮師和接待人員中,沙士2型抗體在血液中初步檢測後持續存在長達一年,「表明存在長期的自然免疫力。」他們還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減少率非常低,儘管最初有所下降,但免疫球蛋白G抗體水平在長達12個月內仍可檢測到。
馬龍隨後分享了另一項研究,該研究據稱強調了新型冠狀病毒加強劑的「好處」。根據2022年12月發表的論文,增加對加強劑的攝取將導致對不那麼致命的omicron的「保護增加1%」。
「當然,正如[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所暗示的那樣——額外的1%保護會迅速減弱並在60天內消失,」馬龍說。「沒有比這更清楚的了。這些「加強劑」無效,順便說一句,它們也不安全。」
信使核糖核酸疫苗技術發明人隨後向讀者提出挑戰,將「強化研究的結果」與在荷蘭進行的記錄新型冠狀病毒自然免疫力的研究並列起來。
「這些疫苗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極高。在這一點上
不良事件的風險遠遠大於嚴重疾病的風險從流通的omicron變體。」
「很明顯,結果是——自然免疫最能對抗omicron。」
布朗斯通研究所分享更多有利於自然免疫的研究
位於德克薩斯州的智庫布朗斯通研究所也分享了幾項研究,這些研究證明了自然免疫優於新型冠狀病毒注射。首批30項研究於2021年10月10日與流行病學家和布朗斯通研究所研究員Paul
Elias Alexander博士合作發表。
一周後的2021年10月17日,亞歷山大本人又發表了另外161項關於自然免疫的研究。他評論說:「當有證據表明自然獲得的免疫力與現有疫苗相當或更強大且優於現有疫苗時,我們不應將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強加給任何人。相反,我們應該尊重個人身體完整性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前新型冠狀病毒高級顧問亞歷山大補充說,「公共衛生官員和醫療機構——在政治化媒體的幫助下——誤導公眾斷言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提供了比自然免疫力更好的保護。」
但他爭辯說,根據基礎免疫學和病毒學,「天然免疫力可提供針對呼吸道病毒外殼蛋白的保護。」這種保護不僅適用於沙士2型,也適用於其他病原體。
亞歷山大還指出,那些注射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人與未接種疫苗的人一樣顯示出非常高的病毒載量,這意味著兩者都能夠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他總結道:「在一個社會中,將接種疫苗的人和未接種疫苗的人分開,將他們分開,在醫學上或科學上都是站不住腳的。」
Infections.news有更多關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免疫力的報導。
在下面的視頻中觀看拉里庫克解釋自然免疫和疫苗免疫之間的區別。
該視頻來自Brighteon.com的
The Big Logic
頻道。
更多相關報導:
Why “natural immunity” is a political figure for the regime.
NEJM study confirms that COVID jabs destroy natural immunity.
COVID-19 natural immunity vs vaccine-induced immunity guide.
來源包括:
註冊我們的時事通訊,我們將尊重您的收件箱和隱私
標記在:B11529、助推器、布朗斯通研究所、covid-19、自然免疫、omicron、流行病、保羅埃利亞斯亞歷山大、研究、羅伯特馬龍、疫苗、疫苗誘導免疫、武漢冠狀病毒
本文可能包含反映以下觀點的陳述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