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主教聖灰星期三起源於哪裡?
世界上所有的天主教徒都「知道」聖灰星期三是什麼;這是五旬齋週日之後的星期三,也是四旬齋戒的第一天。這一天,天主教徒將骨灰撒在額頭上,作為宗教傳統。問題是;有多少虔誠的天主教徒知道聖灰星期三背後的真實故事?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傳統有明顯的異教根源?我在《權能時間》網站上找到了一個簡單易懂的解釋:
聖灰星期三「它[聖灰星期三]取自羅馬異教,而羅馬異教取自吠陀印度。灰燼被稱為火神阿格尼的種子,具有寬恕罪惡的力量。據說灰燼是濕婆淨化血液的象徵,在羅馬的新年贖罪節期間,人們穿著麻衣,在灰燼中沐浴,以贖罪。作為垂死的三月之神,馬爾斯將信徒的罪孽帶入了死亡。狂歡節的日子是dies
martis,即火星日。在英語中,這是星期二,因為火星被認為是撒克遜神Tiw。在法語中,狂歡節是Mardi
Gras,即「胖星期二」,是聖灰星期三之前的狂歡日。
灰燼是火的殘留物,正如火在神話和民間傳說中被視為淨化、再生或帶來新生命的東西一樣,灰燼也具有相同的特性。
古代猶太人用火祭祀一頭紅母牛,其灰燼被用來淨化不潔之物。古埃及人焚燒紅髮男子,不是為了淨化儀式,而是為了讓他們的骨灰撒在田野上,讓種子在地裡生根發芽。
用聖火焚燒生物以給土壤施肥的習俗的根源在於人們相信灰燼是火的靈魂,因此可以帶來更新。
中世紀的煉金術士對骨灰有一種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們將骨灰視為物質的屍體。如果你燃燒一塊木頭,升起的煙霧就是木頭的「靈魂」,留下的灰燼就是木頭的屍體。
屍體火葬就源自於這些信念。-
羅布T.
- - - - - - - -免責聲明-
- - - - - - -
©
光明會新聞版權所有。授予出於非商業目的重新發送、張貼和放置在網站上的許可(如果未進行任何更改或添加)。允許摘錄文章,只要不扭曲同一篇文章的概念即可。所有轉發都必須附上此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