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措施

最後一支號筒(末次號筒)202405月號月

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 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至滅亡,也未可知。

約拿書3:8-9

在當今時代,美國人民有許多擔憂。近年來,生活成本飆升,通貨膨脹屢禁不止,住房市場讓人難以承受,國債飆升,大選迫在眉睫,歐洲和中東戰火紛飛,禽流感不僅使鳥類染病,也使牛和其他動物染病。然而,如果你閱讀新聞,很快就會發現媒體、科學家、政治家、世界領導人,甚至教皇方濟各等宗教人士都認為,每個人心中最大的擔憂應該是氣候變化。

就羅馬天主教會領袖而言,他在最近的一次電視採訪中猛烈抨擊了氣候懷疑論者。「有些人很愚蠢,即使你向他們展示研究成果,他們也不相信。為什麼?他們不了解情況或因為他們的利益,但氣候變遷確實存在,」教宗方濟各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 (1) 2024422日,即地球日,教宗在 X上發文強調了自己的訊息:「我們這一代人留下了許多財富,但我們未能保護地球,也沒有保護地球和平。我們被召喚成為工匠和我們共同家園的守護者,地球正在「陷入毀滅」」。(2

20243月,有報道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宣布:「地球正在發出求救信號。化石燃料污染正在導致氣候混亂。然後他堅稱:「變化正在加速。」(3)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塞萊斯特索洛也表達了不滿,她說:「我現在對氣候狀況拉響紅色警報。2023年每項氣候指標都創下了新紀錄。 (4)

202310月的一份報告表明,科學家的警覺與日俱增,近乎恐慌。來自北美、歐洲和亞洲的科學家聯盟在《生物科學》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對我們現在進入的未知領域感到恐懼。」科學家隨後寫道:「身為科學家,我們越來越多地被要求以簡單而直接的方式告訴公眾我們面臨的危機的真相。事實上,我們對2023年極端天氣事件的猛烈程度感到震驚。 (5) 俄勒岡州立大學生態學教授、報告的主要作者威廉·里普爾(William Ripple)表示:「我們星球上的生命顯然受到了圍攻。統計趨勢顯示了與氣候相關的變數和災害的令人震驚的模式。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發現人類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甚微。 (6)

考慮到我們在這些報告中看到和聽到的戲劇性話語,很可能會做出巨大努力來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例如,上述報告概述了遏制氣候變遷必須立即採取的四個步驟。如果實施,這些步驟將對日常生活產生廣泛影響。第一個指導方針呼籲「實施透過減少、再利用和回收廢物來幫助減少資源消耗的政策」。第二條準則呼籲「全球合作努力確保氣候正義,從而在世界上較不富裕和較脆弱的地區公平分配氣候行動的成本和收益。」第三條指引呼籲「重新調整經濟措施,將人類福祉置於成長之上」。第四條準則呼籲「支持婦女和女孩的教育和權利,從而實現人口穩定。」 (7)

學術論文通常以不易理解的方式撰寫。那麼,如果我們從字裡行間解讀,它們在這些指南中的實際意義是什麼?當他們說「減少資源消耗」時,他們可能指的是讓大眾轉向植物性飲食和淘汰汽油動力汽車等措施。「全球合作努力」和「公平分配氣候行動的成本和收益」顯示全球範圍內的財富重新分配。 「經濟措施的重新定位」顯示了一種新的經濟體系,我懷疑它比其他任何體系都更類似於共產主義。「支持婦女和女孩的教育和權利」表面上聽起來很令人欽佩。然而,「婦女權利」一詞經常被用作墮胎的委婉說法,我強烈懷疑這裡也是如此,特別是因為這一步驟據稱會導致「人口的穩定」。

可以肯定的是,科學家們在最近的報告中提出的觀點並不新鮮。上述指導方針讓人想起聯合國2015年發佈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30 Agenda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8) 這也與2015年教皇通諭《Laudato Si》相呼應,教皇方濟各在通諭中呼籲建立一個「世界政治權威」來執行氣候變化議程。」教皇在通諭中寫道:「鑒於這種情況,必須設計出更強大、組織更有效的國際機構,由各國政府通過協議公平任命職能人員,並賦予其實施制裁的權力。」他還引用了他的前任教皇本篤十六世的話:「為了管理全球經濟;重振受危機打擊的經濟體;避免當前危機的任何惡化和由此導致的更大失衡;實現全面和及時的裁軍、糧食安全與和平;保證環境保護和管理移民:為此,迫切需要一個真正的世界政治權威」。(9)

因此,我們看到那些對氣候變遷感到恐懼的人有一種明確的情緒。很明顯,永遠不會有足夠的所謂普通民眾自願採取應對氣候變遷所必需的繁重步驟。相反,將實施新的規則,迫使群眾採取否則會被拒絕的限制。有趣的是,彭博新聞社2024417日報道稱,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正在考慮宣布「氣候緊急狀態」。報告稱,這樣的聲明可能「使總統能夠一次停止或限制原油出口至少一年,暫停海上鑽探,並限製石油和天然氣管道、船舶和火車的移動。」 (10) 毫無疑問,這些措施將阻礙航運業並導致燃油價格飛漲。因此,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將呈指數級上升並加劇通貨膨脹。沒有跡象表明拜登打算很快宣布緊急狀態,但他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日出運動執行董事阿魯希尼-阿賈伊表示,拜登必須「利用他掌握的一切工具來應對氣候危機,讓我們的社區做好抵禦風暴的準備。如果拜登想贏得年輕人的選票,他需要對氣候變遷採取強有力的行動。 (11)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強制行動」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未來的幾個月和幾年裡可以採取哪些嚴厲措施?

準備好與否:電動車即將到來

氣候科學家表示,迫切需要逐步淘汰柴油和汽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當然,交通是美國的命脈,如果人和公司沒有車輛,人們就無法上班,貨物就無法在地區之間運輸。由於我們的道路上始終需要汽車和卡車,因此作為汽油和柴油動力引擎的替代品提供的解決方案是電動車(EV)。可以肯定的是,電動車的某些方面聽起來不錯。畢竟,無需加油或無需將汽車送去換油,這不是很棒嗎?那麼,為什麼電動車會有這麼大的阻力呢?

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電動車根本超出了他們的價格範圍。根據凱利藍皮書報告,20237月一輛電動車的平均成本為53,469美元。 (12) 為了吸引美國駕駛人考慮電動車,拜登政府在2022年通貨膨脹削減法案中納入了對購買符合條件的電動車提供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然而,就在該法律通過時,汽車製造商開始提高電動車型的價格。例如,福特將其福特F-150 Lightning 皮卡的價格提高了7000美元。通用汽車將其全電動悍馬的價格提高了6,250美元。 (13)

對於那些購買電動車的人來說,有些人發現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克服很大的障礙。當福特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2023年開始穿越美國 66 號公路的公路旅行時,他經常發現很難為他的福特F-150 Lightning充電。「充電非常具有挑戰性,」法利承認。「這確實是對我們客戶所經歷的挑戰、快速充電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必須採取哪些措施來改善充電體驗的一次很好的現實檢驗。」 (14)

對於那些在惡劣氣候下駕駛的人來說,擁有電動車很快就會成為一場噩夢。去年冬天,20241月氣溫驟降至零度以下,這一現實讓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電動車營運商深受打擊。在幾分鐘內就熄火了。「當我最終把車插上時,車沒有得到任何充電,」他回憶道。然後,他在接下來的五個小時裡在寒冷中為電池充電。 (15) 在另一起事件中,一名特斯拉司機沮喪地發現,僅僅因為外面很冷,她車裡的電池就在一夜之間耗盡了三分之一。她開車前往芝加哥一個擁擠的充電站,沮喪的司機拼命地試圖為他們的汽車充電。「如果你排隊等候,而你只有50英里,你就無法到達,」她感嘆道。後來,《紐約時報》引述她的話說,「這就像我真的不想要特斯拉一樣。」 (16)

鑒於最近幾個月圍繞電動汽車的負面新聞,電動汽車的銷量下滑也就不足為奇了。2024年前三個月僅售出26.9萬輛電動汽車,與2023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了7.3%(17) 為了應對低於預期的需求,福特汽車公司宣佈將縮減電動汽車的生產規模。2023年,福特的電動汽車部門損失高達47億美元。相比之下,他們的汽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同期的利潤為75億美元。「許多公司在推出電動汽車時操之過急,價格過於昂貴,而市場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大,」研究公司Guidehouse Insights的分析師薩姆-阿布爾薩米德(Sam Abuelsamid)評論道。(18)

如果群眾被說服或被迫購買電動車,對電力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根據CNBC 2023 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美國電網還沒有為這種需求激增做好準備。除非進行實質升級,否則電動車的廣泛採用可能會破壞美國整個電力基礎設施的穩定性。「我認為現在人們對交通電氣化的含義過於簡單化。如果做得好,將會是驚人的;如果管理不善,就會有很多人感到不安,這是一個真正的風險,」網格分析公司 Kevala 的執行長 Aram Shumavon認為。他進一步警告說,負擔過重的電網將需要限制一天中車主可以為車輛充電的時間,並可能導致停電和斷電。 (19)

我確信有些司機喜歡他們的電動車。如果有人想要並決定購買,那是個人選擇。然而,我對政府強迫消費者違背自己意願轉向電動車的做法持異議。儘管如此,新法規將於 2026年開始實施,將逐步停止在九個州銷售新型汽油動力汽車。到2035年,在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紐約州、新澤西州、羅德島州、馬薩諸塞州、德拉瓦州或馬裡蘭州將不再可能購買新的傳統汽車。 (20)

在國家層面上,拜登政府於20243月宣布了更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動力汽車以遵守法規。因此,預計到2032年,美國大部分新車將是混合動力或電動車。 (21) 無論準備好與否,電動車都來了。

從實驗室到碟子

對氣候變遷的警覺可能會改變人類經驗的許多方面,包括我們放在餐盤上的食物。多個團體敦促大眾放棄肉類消費,轉而採用植物性飲食。例如,雨林聯盟的網站建議,轉向植物性飲食是阻止氣候變遷最有效的事情之一。「以植物為基礎(或大部分以植物為基礎)是你作為個人可以採取的最有影響力的行動之一,如果大眾效仿,這也是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方法。」 (22) 以類似的方式,聯合國在其網站上敦促消費者遠離肉類消費。「動物性飲食對我們的星球有很大影響。人口增長以及對肉類和乳製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需要清理土地和砍伐森林,以便為動物農場和種植動物飼料騰出空間。這會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對水和能源等資源造成更大壓力,以及其他不利影響。」 (23)

據《今日美國報》20231231日報導,一個名為「植物性條約」的組織正在敦促人類永遠放棄肉類和乳製品。氣候科學家彼得-卡爾穆斯(Peter Kalmus)是該條約的支持者,他說,「迅速減少畜牧業,讓人類轉向植物性飲食,是我們能做的拯救地球的最好、最簡單、最快的事情之一。在全球變暖導致農作物歉收日益嚴重的情況下,這也將為糧食安全提供緩衝。世界需要一個植物條約」。(24)雖然許多人對接受植物性飲食的想法感到不屑一顧,但該條約自2021年啟動以來已獲得了大量支持。「自20219月啟動以來,已有120556名個人、1294個組織和1604家企業支援該條約。有22 個城市表示支持,包括洛杉磯、佛羅里達州博因頓海灘和蘇格蘭首府愛丁堡。」(25)

肉類和乳製品的消費在美國文化中根深蒂固。那麼,如何才能迫使人們減少動物性產品的消費呢?一些氣候科學家認為,解決方案是徵收肉類稅。在2022810日《對話》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牛津大學環境經濟學教授卡梅倫·赫本和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研究員弗蘭齊斯卡·馮克認為,「肉類稅可能是不可避免的」。關於肉類消費,作者寫道:「環境後果如此深遠,如果富裕國家不減少牛肉、豬肉和雞肉的消費,世界就無法實現氣候目標,也無法保持生態系統的完整」。報告隨後指出:「我們的計算表明,高收入國家的肉類平均零售價格需要上漲35%-56%(牛肉)、25%(家禽)、19%(羊肉和豬肉),才能反映其生產的環境成本」。(26)

為了促進人們擺脫動物產品,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等公司正在銷售所謂的「植物性肉類」。這些經過深加工的產品在食品實驗室中精心配製,以模仿真正肉類的味道和質地。Impossible Burger甚至使用了一種名為血紅素的物質,它是由基因改造酵母製成的,用於使漢堡在製作時看起來會流血。 (27)

然而,如果植物肉對您沒有吸引力,也不必擔心;在未來幾年,您將可以選擇購買實驗室培育的肉類。雖然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有幾家公司已經在實驗室中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肉類。一家名為Meatable的公司最近在其位於荷蘭的工廠與《衛報》的記者一起舉辦了香腸口味測試。在描述生產過程時,記者寫道:「這些免屠宰的香腸是從受精豬卵中提取的細胞培養出來的,並在鋼製發酵容器(如用於製造啤酒的容器)中生長,這些免屠宰的香腸被吹捧為可持續和道德肉類生產的未來」。那麼,判決是什麼?據記者介紹,「口感是肉味的,味道是香腸味。感覺有點平淡,因為它的味道和感覺就像在吃普通香腸。 (28) Meatable希望今年稍晚在新加坡的超市貨架上推出其產品。 (29)

地球工程

曾經很少聽說地球工程,但最近,它成了新聞焦點。例如,《紐約時報》於2024331日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為「我們能否透過設計擺脫氣候危機?」 (30) 《大西洋月刊》也加入了這項行動,並於 2024418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利用大氣扮演上帝」的報道。 (31) 在另一篇報導中,《今日美國》透露,科學家正在考慮嘗試人為地操縱雲層,使雲層變得更亮、更厚。為此,大型船隊將穿越海洋並向天空噴射大量海水。理論上,水中的鹽顆粒會產生雲滴,將太陽光從地球反射回太空,從而冷卻地球。 (32) 這項技術只是許多提出的地球工程形式之一,這些地球工程將以遏制氣候變遷為幌子人為地操縱環境。

根據The Conversation2023821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正在考慮的另一種選擇是「平流層氣溶膠注入」,這將「在高層大氣中播下數十億個微小顆粒,將陽光直接反射到太空」。 (33) 文章也討論了在太陽和地球之間部署太空鏡的可能性,試圖「阻擋2%的入射太陽輻射並穩定全球溫度」。然而,這篇文章還警告說,「這項技術距離實施至少還需要20年,並且將花費數萬億美元。」 (34)

這些計劃的支持者顯然是絕望的,並且願意不遺餘力地試圖拯救地球。然而,操縱環境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對世界造成巨大傷害。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工程師萊利·杜倫(Riley Duren)表示:「地球工程不是治癒方法。充其量,它只是創可貼或止血帶;最壞的情況下,也可能是自傷。」 (35)

科學家正在談論部分遮擋太陽,而耶穌基督警告太陽在末世會變暗,這只是巧合嗎?在馬太福音 24:29-30 中,耶穌警告說:「那些日子的災難一過去,日頭就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天勢都要震動。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事實是,氣候科學家提出的任何嚴厲措施都無法拯救地球。什麼會真正產生影響?當上帝派遣先知約拿到尼尼微城傳道時,發生了一件非凡的事。包括國王在內的全城居民都披麻蒙灰悔改了。在約拿書3:8-9 中,尼尼微王宣告說:「人和牲畜都當披上麻布,哀求上帝;願他們各人轉離他們的惡道和強暴。」他們的手。誰能知道神是否會迴轉、悔改、轉離他的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呢?值得注意的是,上帝看見了他們的悔改,仁慈地饒恕了整個城市。類似的悔改運動無疑會為美利堅合眾國創造奇蹟。如果不悔改,聖經告訴我們會發生什麼事。啟示錄 16:8-9 警告地球在末日將變得越來越熱。這些經文宣告:「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頭上,叫日頭能用火烤人。 人被大熱所烤,就褻瀆那有權掌管這些災的神之名,並不悔改將榮耀歸給神。」如果你還沒有悔改你的罪並將你的生命奉獻給上帝,我敦促你現在就這樣做。對於那些屬於上帝的人來說,我們有永生的應許,正因為如此,我們無論生或死都沒有什麼可害怕的——甚至氣候變遷也不用擔心。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本事工的支持。如果您有任何祈禱需要,請隨時向我們發送您的請求。我們的代禱者團隊總是會單獨注意每個請求。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惠與你們大家同在。阿門。

Samuel David Meyer

本時事通訊是在我們支持者的善意捐贈下得以實現的。如果您想幫助我們,您可以將您的捐款發送到我們的郵寄地址或透過http://lasttrumpetnewsletter.org/donate在線捐款。

致謝

01. Euronews, April 25, 2024, By Euronews Green, euronews.com.
02. Ibid.
03. The Times of Israel, March 19, 2024, By Nina Larson, timesofisrael.com.
04. Ibid.
05. Forbes, October 24, 2023, By David Vetter, forbes.com.
06. Ibid.
07. Ibid.
08. The United Nations, un.org.
09. The Vatican Press, Laudato Si, May 24, 2015, By Pope Francis, vatican.va. 
10. Bloomberg News, April 17, 2024, By Jennifer A.  Dlouhy and Jennifer Jacobs, bloomberg.com.
11. Ibid.
12. Kelley Blue Book, July 10, 2023, By Renee Valdes, kbb.com.
13. KATV News, August 15, 2022, By Alec Schemmel, katv.com.
14. Fox Business News, August 18, 2023, By Sarah Rumpf-Whitten, foxbusiness.com.
15.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7, 2024, By Emily Schmall and Jenny Gross, nytimes.com.
16. Ibid.
17.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5, 2024, By J. Edward Moreno and Karll Russell, nytimes.com.
18.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4, 2024, By Neal E. Boudette, nytimes.com.
19. CNBC, July 1, 2023, By Katie Brigham, cnbc.com.
20. Fox Business News, March 28, 2024, By Stephen Sorace, foxbusiness.com.
21.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20, 2024, By Coral Davenport, nytimes.com.
22. The Rainforest Alliance, June 1, 2021, rainforest-alliance.org.
23. The United Nations, un.org.
24. USA Today, December 31, 2023, By Doyle Rice, usatoday.com.
25. Ibid.
26. The Conversation, August 10, 2022, By Cameron Hepburn and Franziska Funke, theconversation.com.
27. The New York Post, August 11, 2023, By Steve Cuozzo, nypost.com.
28. The Guardian, April 17, 2024, By Linda Geddes, theguardian.com.
29. Ibid.
30.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31, 2024, Updated April 4, 2024, By David Gelles, nytimes.com.
31. The Atlantic, April 18, 2024, By Marina Koren, theatlantic.com.
32. USA Today, March 20, 2024, By Doyle Rice, usatoday.com.
33. The Conversation, August 21, 2023, By David Kitchen, theconversation.com.
34. Ibid.
35.  I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