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經驗和普世拯救

https://www.near-death.com/religion/god-is-with-us/the-near-death-experience-and-universal-salvation.html

1. 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我以基督教普世主義在神學的背景下探索瀕死經驗。我提供了各種基督教神學模型的數據,並提出了恢復普世主義模式,它與瀕死經驗中的來世報告最相容。我將來自實際瀕死經驗描述的引文與新約經文聯繫起來,以說明這些相似之處。恢復性普世主義包括一種審判(瀕死經驗術語中的「人生審判」),然後對所有人進行一些但最終普世拯救的懲罰。我將對新約經文的分析進行分析,這些經文支持「耶穌拯救」、「預定」、「善行」和「普世拯救」的神學,這些經文揭示了善行的拯救,得到了大量經文的支持,其次是倡導全民救贖的經文。基督徒修復普世主義基於這兩個主要的新約教義,並提供與瀕死經驗最大的協調。

關鍵詞:瀕死經驗;普世主義者;恢復普世主義;基督教。

2. 瀕死經驗和普遍拯救的介紹

在瀕死經驗(NDE)的所有神學解釋中,普遍拯救學說,也稱為普世主義,與當代的瀕死經驗描述最相容。普世主義接受了這樣的觀點,即上帝太好了,無法將人類判處進永恆的地獄,並且遲早會使全人類得到拯救。有趣的是,幾乎所有世界主要宗教都可以找到對世界拯救的信仰(Vincent,2000,pp.6-8 )。尤其重要的是瑣羅亞斯德教,即賢士的宗教(Vincent,1999,pp.9-10和46-47 )。

對於那些在進行最終獎勵之前需要一些「塑造」的人來說 ,承認暫時的地獄狀態的普世主義神學被更具體地稱為「恢復性普世主義」。在我的《瀕死經歷中的上帝異象》一書中,我包含了一章關於可怕的瀕死經歷,以及神聖經文中描繪的地獄。我的目的是從精神的角度提出世界宗教中的世界拯救主題(Vincent,1994)。在本文中,我想表明,基督教普世主義,一種在新約中得到堅實支持的學說,與瀕死經歷無縫融合。

通過探索瀕死經歷與普世主義神學之間的聯繫,我沒有興趣在瀕死經歷運動中恢復所謂的「宗教戰爭」(Ellwood、2000;Ring、2000;Sabom、2000a、2000b)。我確實希望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瀕死經歷的人提供安慰,他們可能因為原教旨主義者或保守派基督徒的攻擊而被邊緣化。他們可以放心,基督徒「排他性」(即「只有基督徒可以上天堂」)的更有愛的替代品存在於他們從小就知道的同一本新約中。

在最近一次全國民意調查《宗教與道德新聞周刊》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米托夫斯基國際和愛迪生媒體研究,2002年)中,只有19%的基督徒和7%的非基督徒表示相信他們的宗教是唯一真正的宗教。這與1965年的民意調查形成鮮明對比,其中65%的新教徒和51%的天主教徒報告說「相信耶穌基督作救主對於救恩是絕對必要的」( Glock and Stark,1965)。

美國人在他們的方向上似乎變得更加普世主義。2002年的研究還發現,「個人的精神體驗(與理論和信仰相對)是宗教中最重要的部分」,69%的基督徒和73%的非基督徒(Mitofsky International和Edison Media, 2002年)肯定地回答了這一點。美國人似乎也更注重靈性,或者至少更願意承認。2002年,86%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經歷過上帝的存在或一種與你非常接近的精神力量」(Mitofsky International and Edison Media Research,2002 )。
靈性一直是宗教經驗的一部分。在本文中,我將探討如何在聖經中表達普世主義思想,更重要的是,普世主義如何幫助將瀕臨死亡的經驗置於基督教神學的背景之下。

3. 聖經有效性

要研究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考慮聖經的地位和對它的神學解釋。在關於聖經有效性的民意調查中,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相信聖經是「真正的上帝話語」(就像報告是原教旨主義者一樣多)。六分之一(約佔美國非基督徒人數)將其描述為「寓言」、傳說、歷史和道德規範的書」。有一半人認為這是「上帝啟發的話語,但並非一切都應該按字面意思」(Mitofsky International and Edison Media Research,2002,p.2 ; Wood,1989,pp.130 和361 )。一般人口的這些觀點反映了關於聖經的現代學術。今天,聖經無誤論只是最基本的學者所堅持的觀點(Borg,2001)。

聖經中包含了一系列關於神秘宗教經驗的古代遺跡。保守的基督徒學者盧克蒂莫西約翰遜(1998)正確地指出,對基督教起源的現代研究忽視了新約聖經中清楚描述的神秘宗教經驗。溫和的基督徒學者詹姆斯•鄧恩(James DG Dunn)在提到耶穌時指出,「沒有治療奇蹟發生率明顯在心理軀體疾病一般特徵以外」(1975/1997,第71頁 )。儘管如此,他的著作還是研究了所謂的「交往主義」,即新約聖經中上帝與人性的直接接觸。即使是自由派耶穌研討會也毫無疑問地表達了耶穌在他去世後對他的一些追隨者的看法(Funk和The Jesus Seminar,1998 )。
開始寫聖經到現在,個人報告了神秘的經歷(Argyle,2000 ; Hick,1999 ; James,1901/1958 )。瀕死經驗在與神的神秘聯盟中是獨一無二的(Borg,1997 ),因為它具有可識別的「觸發器」。最大的問題是:人們應該對聖經中的神秘體驗報導多少可信度,因為大多數人不是第一人稱描述,而是在多年的口頭傳統之後被寫為「講述很多的故事」?

如上所述,大多數學者並不認為聖經是無誤的。鑑於此,在一個或兩個聖經經文中將一個人的神學計劃作為基礎,在神學解釋中變得站不住腳。例如,教宗權威的基礎是從馬太福音的兩節經文中推斷出來的(馬太福音16:18-19)。更難的是三位一體的理由,這不是在聖經中,並且最多只能通過兩節經文中提到上帝,上帝的靈和耶穌這一事實來推斷(馬太福音28:19 ; 哥林多後書13:13)。我將在下面進一步討論神學是如何基於新約中優勢經文。

4. 基督教普世主義

在這個時候,讓我說我是一位 一神論的普世主義基督徒,和大多數自由派基督徒一樣,我相信上帝在耶穌裡,但耶穌不是上帝。作為神學系統的普世主義將其歷史追溯到俄利根(Origen)(公元185-254 )(俄利根,1885/1994)。北美的普世主義教會在19世紀的某個時期是美國的第五或第六大教派(Howe,1993)。1961年,普世主義教會與一神論者合併,一神論的普世主義基督徒仍然佔全世界成員的大多數。在美國,我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宗教間教會,其中一神論的普世主義基督徒只佔少數。

如上所述,基督教普世主義有幾種變體。一些普世主義者相信上帝會「無論如何」拯救你。這是「耶穌拯救」神學的變體,除了「耶穌拯救每個人」的贖罪犧牲(Howe,1993,pp.34-35)。另一種變體是相信基督徒會立即得救,所有其他人在成為信徒後都會得救(Howe,1993 )。恢復普世主義假定一種判斷(瀕死經驗術語中的「人生審判」)和對某些人的懲罰,然後是對所有人的普遍拯救。

今天,大多數自稱信仰拯救世界的基督徒都屬於其他各種教派。儘管他們對教義有疑問,但大多數自由派基督徒都選擇留在更多主流教派中,最常見的是出於傳統原因。當代著名的普世主義基督教神學家在其他教派中的例子是荷蘭歸正教會的Jan Bonda(1993/1998);湯姆哈布爾,英國聖公會(1986年); 聯合改革教會的約翰希克(Hick、Pinnock、McGrath、Geivett和Phillips,1995),以及Thomas Talbott,獨立基督徒(Talbott,1999)。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作為一名基督徒學者之外,湯姆哈布爾還是一位瀕死的研究者,他在他的著作《死後的生命》(1991)中結束了一篇強烈的普世主義基督教宣言。

基督教神學是為了解釋新約聖經的各種作者所提出的各種各樣和相互矛盾的敘述而創建的系統。通常,神學家會對特定聖經經文中的詞語的含義作出不同的解釋。例如,「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了通過我,沒有人能來到父身邊」(約翰福音14:6 )是「耶穌拯救」神學家所使用的主要經文;然而,自由基督徒將這節經文解釋為拯救來自於遵循耶穌的教導,而不是通過他在十字架上的死(Borg,2001 ; Harpur,1986 ; Hick,1993a )。

在今日基督教的一篇題為《拯救的恩賜》的文章中,蒂莫西喬治(1997)通過引用新約的23節經文提出了「耶穌拯救」神學的案例。根據我自己的計算,新約中有139節經文支持「耶穌拯救」,神學;551節支持善行拯救的經文,其中389節經文是耶穌自己的話;和178節支持世界拯救,包括31節說地獄並不是永久性的。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個神學立場,即預定論,有77節支持它(黑斯廷斯、格蘭特和羅利、1953年)。從數據的絕對數量可以看出,善行救贖得到了最多的支持,其次是全民救贖。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基督教修復普世主義的案例。

5. 普世主義和瀕死經驗

在談到瀕死經驗時,普世主義似乎是最兼容的神學立場。為什麼會這樣?讓我們探討基督教修復普世主義和瀕死經驗的一些基礎知識。

A. 靈魂出竅

瀕死經驗通常以「出體」體驗(OBE)開始。 聖經記錄了這位擁有2000年歷史的聖保羅靈魂出竅:

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我認得這人、或在身內、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為這人、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 (哥林多後書12:2-5)

B. 光

深度瀕死經驗最常報告的特徵之一是光或光的存在(Vincent,1994)。有些瀕死經驗認為這光代表上帝或上帝的使者,如下所示:

「我在宇宙中,我是光。它會讓你不再害怕死亡,這是天堂般的。我在神的面前。」(Vincent,1994,p.27 )

「我直接進入光明,我的痛苦停止了。有一種極度安寧的感覺。」( Vincent,1994,p.27 )

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 (約翰一書1:5)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雅各書1:17)

到了日期、那可稱頌獨有權能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就是那獨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要將他顯明出來。但願尊貴和永遠的權能、都歸給他。阿們。(提摩太前書6:15-16)

瀕死經驗者經常報告從光生命體發出大量無條件的愛:

「絕對的白光是上帝 - 所有的愛。我們與創造者的統一。」(Vincent,1994,p.27 )
「我離開了我的身體,被上帝所包圍。它沒有感覺到男性或女性,年輕或年老,只有我。我被愛包圍......我低頭看著躺在床上的小女孩......後來當我意識到這是我的時候,我又回到了我的身體裡。」(Vincent,1994,p.21)
「親愛的弟兄阿、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約翰一書4:7-8)
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至斷絕。 (耶利米哀歌3:22)

瀕臨死亡的經驗者報告了一種「與上帝合一」的感覺以及「在上帝裡面」的感覺:

「這是成為你的東西,你成為它。我可以說,「我很平和;我是愛。」這是光亮......這是我的一部分。」(Vincent,1994,p.29 )
「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使徒行傳17:28)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羅馬書11:36)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以弗所書4:6)

有時候瀕死經驗者在光明中遇到耶穌:

「光在我身上,在分子之間,在我體內的細胞之間。他在我裡面 - 我在他裡面......我知道所有的事情。我看到了所有的事情。我就是萬物。但不是我;耶穌曾經只要我「在他裡面」,並且他「在我裡面」,我就擁有了這種力量,這種榮耀(因為沒有更好的話語)。」(Vincent 1994,p.57 )

「我離開了,但站在那裡想要幫助這個可憐的靈魂(這實際上是我)。然後我在第三層,一個聲音說,「選擇。」我看到了耶穌,祝福的母親和大天使邁克爾。我的信息是無條件的愛;學會愛你的家人;你愛別人,但要學會愛你的家人。」(Vincent,1994,p.59 )

這些記載回憶了使徒保羅對耶穌的經歷。許多學者認為他在哥林多前書15:5-8中的敘述是耶穌復活的唯一第一手資料(Funk and the Jesus Seminar,1998 ; Harpur,1986 ; Hick,1993b)。保羅還向彼得和詹姆斯提供了有關耶穌外表的經過驗證的二手記錄。 在使徒行傳中,我們描述了保羅對耶穌的經歷:

掃羅行路、將到大馬色、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逼迫我。(使徒行傳 9:3-4; 以及使徒行傳22:6-7; 使徒行傳26:12-14)

研究員Philip Wiebe(1997)堅持認為(耶穌的現代異象與耶穌在聖經中描述的類似異象之間沒有分別。雖然Wiebe將瀕死經驗排除在他的研究之外,但在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中,無數的瀕死經驗描述證明了 - 與耶穌面對面會議。奇怪的是,即使是基督教以外的宗教人士也曾描述過與耶穌的相遇(Rommer,2000)。

在將注意力從光明轉向之前,值得注意的是,原教旨主義者經常用聖保羅的一節經文反駁這種常見的瀕死經驗現象:

「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後書11:14 )

這對於瀕死經驗來說具有可疑的相關性有兩個原因:首先,它對單節聖經經文過分重視;第二,絕大多數文章毫無疑問地說,瀕死經驗者所經歷的光芒散發出愛。耶穌告訴我們如何辨別假先知:

「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馬太福音7:16)

當耶穌自己被指控為撒旦時,他解釋說:

「從耶路撒冷下來的文士說、他是被別西卜附著.又說、他是靠著鬼王趕鬼。耶穌叫他們來、用比喻對他們說、撒但怎能趕出撒但呢。若一國自相分爭、那國就站立不住。若一家自相分爭、那家就站立不住。若撒但自相攻打分爭、他就站立不住、必要滅亡。」(馬可福音3:22-26)

原教旨主義基督徒無法雙管齊下。光明不能代表基督徒的善良和非基督徒的欺騙。撒旦可能是霓虹燈,但上帝是宇宙之光。
耶穌告訴我們,神也是我們的父親:

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 神、也是你們的 神。(約翰福音20:17)
「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23:9)
「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哥林多後書6:18)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 (馬太福音7:9-10)

什麼樣的父母放棄了他或她的孩子?肯定不是愛神耶穌所說的。

C. 審判或生命審查

在瀕死經驗術語中,審判稱為「生命審查」。這通常是一種積極的體驗:

「我發現自己在走廊裡。走廊沒有終點。我並不害怕,有一盞白光,非常清晰的白色光線。在旁邊,我可以看到灰色陰影。在旁邊,我可以看到我的童年經過,從左到右。我心想,「我越來越年輕。」我沒有看到我的成年生活。我覺得我並不孤單,但我沒有看到任何人。(Vincent,1994,p.95 )

在審判期間[就像在Rolodex上一樣。我可以感受到這個人。我正在等待壞事出現,但沒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Vincent,1994,p.93 )

對於其他人來說,人們會認為一個人會對其他人產生影響:

「我看到這一生在我眼前掠過,就像看電影一樣。我感受到了別人的痛苦、歡樂、悲傷。」(Vincent,1994,p.93 )

對於一些人來說,人生回顧是一種消極體驗:

「這不是和平的,很多的行李,很多未完成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是相互聯繫的。你不是你的身體,你是靈魂;我的處境不穩定。我知道我會陷入困境很長一段時間。我有生命審查並被送到虛空。」(Vincent 1994,p.119 )

在基督教中,有時上帝被視為世界的審判者,但更常見的是,耶穌被視為法官(Masumian 1996)。在耶穌的富人和拉撒路的比喻中(路加福音16:19-31),他說審判在他之前開始,正在進行,並在死後立即發生。在國家的審判中(馬太福音25:31-46),耶穌是全世界的法官,無論是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審判基於對「至少這些」的善行(馬太福音25:40 )。

耶穌教導我們必須受到審判,但上帝是光明和良善: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約翰一書1:5)

瀕死經驗者經常注意到生命回顧中的光提供完全接受:

「我的瀕臨死亡經歷是在穆迪的書出版之前。當它出現時,我說,噢,天哪!我非常經典 - 就像這本書一樣。非常清楚 - 我的生命 - 經歷了所發生的事情。周圍的人物我不知道。白光很棒!這只是愛。我知道我的生命會受到審查,這就像翻頁。我知道我做過我並不自豪的事情,但總有人接受了。我想留下來,但我被告知要回去愛他人。」(Vincent 1994,p.91)

我已經在上面提到過,當光的存在被特別識別為耶穌時,這也是如此。這是新約聖經呈現耶穌的畫面,在神秘的約翰福音中,我們讀到:

「你們是以外貌〔原文作憑肉身〕判斷人。我卻不判斷人。」 (約翰福音8:15)
「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約翰福音12:32)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馬太福音11:30)

以下表明耶穌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倡導者:

「我小子們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要叫你們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 (約翰一書2:1-2)

以耶穌為審判者,任何人都不會被拋棄 - 基督徒或非基督徒。耶穌告訴我們,上帝的國度不僅是純潔的(馬太福音5:8),也是不純潔的(馬太福音15:2,路加福音18:10-14),異教徒( 馬太福音15:21-28 ),(路加福音10:25-37 ; 約翰福音4:16-30 )。瀕死經驗者經常覺得他們自己判斷,因為來自三個瀕死經驗的引用表明:

「你在判斷自己。你已經原諒了你所有的罪過,但你是否能夠原諒自己沒有做你應該做的事情以及你生活中可能做過的一些小小的討厭的事情?這就是判決。」(Ring and Valarino,1998,p.167)
「我沒有看到任何人真正審判我。這更像是我在審判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這對每個人的影響。」(Ring and Valarino,1998,p.167 )
「我告訴光......我希望他能嚴厲地審判我。他說,「哦,不,這根本不會發生」。但是,根據我的要求,他們然後播放了有關的事件。在我的生命中發生過...我是法官。」(Ring and Valarino,1998,p.167 )

耶穌清楚告訴我們: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馬太福音7:1-2)

耶穌的審判並非基於對教義的信仰。測試不是正確的信念,而是善行: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馬太福音7:21)

善行將得到回報: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馬太福音16:27)

聖彼得重申:

「彼得就開口說、我真看出 神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使徒行傳10:24-25)

聖保羅說:

「他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馬書2:6)
「因為神不偏待人。」(羅馬書2:11)

帕特莫斯的聖約翰寫道:

「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示錄20:12)

D. 地獄不是永久的

自現代研究開始以來,地獄的經歷就被記錄在瀕死經驗中(Ritchie and Sherrill,1978)。在目前近乎死亡的研究術語中,這些被稱為「可怕的」瀕死經驗。

在宗教方面,懲罰的地方被稱為「地獄 」、「陰間」、「凌波」、「煉獄」、「欣嫩子谷」和「永恆的懲罰」。現代瀕臨死亡的研究人員有許多類型的令人恐懼的瀕死經驗(Atwater,1992 ; Greyson和Bush,1992 ; Rommer,2000),因為古代和中世紀的作者都有地獄的類別 ( Zaleski,1987 )。 通常在瀕死經驗中,地獄描述不是永久性的:

「我在地獄......我向上帝哭泣,上帝的力量和上帝的憐憫使我得以回來。」(Rommer 2000,第42頁 )

「上帝,我還沒有準備好,請幫助我。我記得當我尖叫著(這個)一隻手從天空中扔出並抓住我的手時,在最後一秒我不讓它從隧道末端掉下來,燈光閃爍;而且熱量確實很熱。」(格雷森和布什,1992年,第100頁 )

如果地獄不是永久性的,人們可能會想知道為什麼耶穌說「山羊」會忍受「永恆的懲罰」(馬太福音25:46)。

普世主義學者 托馬斯塔爾博特指出,希臘語中的「永遠」一詞更好地被理解為「與一個時代有關的」 1997,pp.86-92 )。例如,當約拿被大魚吞噬時,他「下到了永遠關閉我的地方」(約拿書2:6)。然而,故事結束的時候,約拿三天之後,約拿就被釋放了。在其他情況下 - 他的無情僕人的比喻( 馬太福音18:34-35 )和他對囚犯命運的描述(馬太福音5:25-26,路加福音12:59 ) - 耶穌表示懲罰不是永恆的,而是持續到一個人還清全部債務(馬太福音18:34)。以下是支持基督教普世主義的經典段落(Howe,1993,pp 34-35 ):

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 神面前.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裡的靈聽。(彼得前書3:18-20)

「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要叫他們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他們的靈性卻靠神活著。」(彼得前書4:6)

現代瀕死經驗描述表明,耶穌仍在從地獄中救人出來!

E. 普世拯救

根據基督教普世主義,最終,我們都將與上帝聯合。耶穌的兩個最痛苦的比喻宣告了世界救贖。在馬太福音中,上帝(好牧人)尋找並拯救了迷失的羊;羊沒有自己回到羊群。比喻結束了,「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馬太福音18:14)。在浪子回頭的故事中( 路加福音15:11-32 ),回歸的兒子並沒有要求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而是作為他父親的僕人。上帝(父親)將他帶回了家庭。父親是具有積極作用的角色。人們經常對這個故事感到困難,因為他們錯誤地認同了好兒子而不是父親。考慮到人類父母多麼愛自己的孩子,故事講述了一個善良的上帝多麼愛我們每個人。這個主題在神秘的約翰福音中得到了回應: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約翰福音10:16)
「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翰福音12:32)

在其他使徒的許多著作中都重申了普遍的救贖:

「萬物既服了他、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神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哥林多前書15:28)

「我們勞苦努力、正是為此.因我們的指望在乎永生的 神.他是萬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提摩太前書4:10)

「聖靈也對我們作見證.因為他既已說過、『主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他們心上、又要放在他們的裡面。』以後就說、『我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這些罪過既已赦免、就不用再為罪獻祭了。」(希伯來書10:15-18)

「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以弗所書1:9-10)

「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提多書2:11)

F. 後遺症

瀕死經驗最深刻的一個方面是它的後遺症(Greyson,2000)。上帝的經驗改變並肯定了生命,有時這代表了一種「軟」的變化:

「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意識到自己對知識的渴望已經消耗殆盡。Pat Fenske博士在1991年6月的Vital Signs時事通訊中寫道,個人轉向更高層次的意識。這可以與100%相關這使我理解為什麼我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而不是大多數人。」(Vincent 1994,p.109 )

「為什麼這種經歷會如此極大地改變我?為什麼我確信當邏輯和常識指示它不是時,這是我發生過的最真實的事情。為什麼那麼多無法解釋的事件從那以後。經驗使我改變一個人,但不知道為什麼,充滿了問題,仍在尋求答案中。」 ( Vincent,1994,p.113 )

在某些情況下,瀕死經驗之後的變化是戲劇性的 - 隨著生活的變化,聖保羅對耶穌神秘的宗教異象將他從基督徒的迫害者轉變為耶穌的福音傳道者( 哥林多前書15:3-8;加拉太書1:13-16 )。這種強大的影響發生在藝術教授霍華德•斯托爾的一生中 ,他在瀕死經驗期間與耶穌相遇後,放棄了他的無神論並成為一名基督教牧師。霍華德•斯托爾相關的是,當他開始祈禱時,他的瀕死經驗從一個地獄般的經歷變成一個積極的,有愛心的經歷:「簡單地說,我知道上帝愛我」(Ring and Valarino,1998,p.292 )。

6. 總結

像瀕死經驗一樣,死亡異象(Osis和Haraldsson,1977)和死後異象(Kircher,1995)指向來世。但是瀕死經驗,如歷代神秘的宗教經驗(Argyle,2000 ; James,1901/1958 ),對於上帝的本質特別豐富。與其他神秘的宗教經歷一樣,瀕死經驗既可以補充也可以繼續證明這個偉大的存儲庫 - 西方神秘經驗,就是聖經。

上帝的愛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 這是先知、聖人、聖徒、神秘主義者和普通人的見證,他們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無與倫比的與上帝合一的感覺和上帝無條件的愛我們所有人。真正的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並且及時:

「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路加福音3:6)

7. 筆記

All Scripture quotations in this article are from the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Bible (NRSV), copyright 1989 by the Division of Christian Education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he Churches of Christ in the U.S.A. Used by per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8. 參考

• Argyle, M. (2000).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Routledge.
• Atwater, P. M. H. (1992). Is there a Hell? Surprising Observations About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 10, 149-160.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 Bonda, J. (1998). The One Purpose of God: An Answer to the Doctrine of Eternal Punishment.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3).
• Borg, M. (1997). The God We Never Knew: Beyond Dogmatic Religion to a More Authentic Contemporary Faith. San Francisco, CA: HarperSanFrancisco.
• Borg, M. (2001). Reading the Bible Again for the First Time: Taking the Bible Seriously But Not Literally. San Francisco, CA: HarperSanFrancisco.
• Dunn, J. D. G. (1997). Jesus and the Spirit: A Study of the Religious and Charismatic Experience of Jesus and the First Christians as Reflected i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5).
• Ellwood, G. F. (2000) Religious Experience, Religious Worldviews, and Near-Death Studies. 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 19, 5-21.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 Funk, RW., and The Jesus Seminar. (1998). The Acts of Jesus: The Search for the Authentic Deeds of Jesu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SanFrancisco.
• George, Talbott. (1997, December 8). The Gift of Salvation. Christianity Today, pp. 35-37.
• Glock, C. Y, and Stark, R (1965).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ension. Chicago, IL: Rand McNally.
• Greyson, B. (2000). Near-Death Experiences. In Cardella, E., Lynn, S. J., and Krippner, S. (eds.), Varieties of Anomalous Experience: Examin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pp.315 352).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Greyson, B., and Bush, N. E. (1992). Distressing Near-Death Experiences. Psychiatry, 55, 95-110.
• Harpur, T. (1986). For Christ's Sake. Toronto, Canada: McClelland and Stewart.
• Harpur, T. (1991). Life After Death. Toronto, Canada: McClelland and Stewart.
• Hastings, J., Grant, F. C., and Rowley, H. H. (eds.). (1953).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New York, NY: Scribner's.
• Hick, J. (1993a). Disputed Questions in The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 Hick, J. (1993b). The Metaphor of God Incarnate: Christology in a Pluralistic Age.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John Knox Press.
• Hick, J. (1999) The Fifth Dimension. Boston, MA: One World.
• Hick, J., Pinnock, C. H., McGrath, A. E., Geivett, R D., and Phillips, W.G. (1995). More Than One Wa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 Howe, C. A. (1993). The Larger Faith: A Short History of American Universalism. Boston, MA: Skinner House.
• James, W. (1958).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New York, NY: Signet.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1).
• Johnson, L. T. (1998).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Earliest Christianity: A Missing Dimension in New Testament Studies. Minneapolis, MN: Fortress Press.
• Kircher, P.M. (1995). Love is the Link: A Hospice Doctor Shares Her Experience of Near Death and Dying. Burdett, NY: Larson Publications.
• Masumian, F. (1995). Life After Death: A Study of the Afterlife in World Religions. Oxford, England: One World.
• Mitofsky International and Edison Media Research. (2002). Exploring religious America. Religion & Ethics Newsweekly, May 10, 2002, Retrieved May 16, 2002, from: www.pbs.org/wnet/religionandethics/week534/cover.html
• Origen. (1994). Origen De Principiis. In Roberts, A. R., and Donaldson, J. (eds.) Ante-Nicene Fathers, Volume 4 (pp. 260-279). Peabody, MA: Hendrickson Publishers. (Roberts and Donalds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85).
• Osis, K., and Haraldsson, E. (1977). At the Hour of Death. New York, NY: Avon.
• Ritchie, G. G., and Sherrill, E. (1978). Return from Tomorrow. Old Tappan, NJ: Sprite.
• Ring, K. (2000). Religious Wars in the NDE Movement: Some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Michael Sabom's Light and Death. 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 18, 214-244.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 Ring, K., and Valarino, E. E. (1998). Lessons from the Light: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New York, NY: Plenum/Insight.
• Rommer, B. R. (2000). Blessing in Disguise: Another Side of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St. Paul, MN: Llewellyn.
• Sabom, M. (2000a). Response to Kenneth Ring's "Religious Wars in the NDE Movement: Some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Michael Sabom's Light and Death."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 18, 245-271.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 Sabom, M. (2000b). Response to Gracia Fay Ellwood's "Religious Experience, Religious Worldviews, and Near-Death Studies." Journal of Near-Death Studies, 19, 23-44.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 Talbott, T. (1997). The Inescapable Love of God. Parkland, FL: Universal Publishers.
• Vincent, K. R. (1994). Visions of God from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Burdett, NY: Larson.
• Vincent, K. R. (1999). The Magi: From Zoroaster to the "Three Wise Men." North Richland Hills, TX: Bibal Press.
• Vincent, K. R. (2000). Unitarian and Universalist concepts of salvation in the Bible and world religion. Universalist Herald, 152(5), 4-8.
• Wiebe, D. H. (1997). Visions of Jesus: Direct Encounters from the New Testament to Toda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ood, F. W. (1989). An American Profile - Opinions and Behavior 1972-1989. Chicago, IL: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 Zaleski, C. (1987). Otherworld Journeys: Accounts of Near-Death Experience in Medieval and Modern Time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關於Ken R. Vincent博士

Ken R. Vincent博士於1973年在北科羅拉多大學獲得諮詢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目前已退休,在休斯頓社區學院教授心理學和宗教經驗心理學。他是Alister Hardy精神體驗研究協會和國際近死亡研究協會(IANDS)的成員。Vincent博士是基督教普世主義者協會的創始董事會成員,也是 The Universalist Herald 網站的前任網站管理員。他的著作都包含了普遍主義思想的強烈暗流。在他的著作《魔法師:從瑣羅亞斯德到三位智者》中,他將魔法師(瑣羅亞斯德教)的宗教與基督教進行了比較,並展示了兩種信仰中普遍復原的相似之處。在「瀕死經歷」的「上帝的異象」中,世界宗教的先知和先賢的智慧被疊加在現代瀕死體驗者的敘述上,以說明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文森特博士的著作《黃金線索:上帝拯救世界的承諾》記錄了聖經中對普遍拯救的堅定支持,以及對瀕死經驗和神秘/宗教/精神體驗的研究。這本在線書名為《上帝與我們同在:臨死和其他精神變革經驗教導我們關於上帝和來世》。有關此線上圖書的信函應發送至此電子郵件地址: professorvincent@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