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外籍專業人士受不了嚴格防疫現離職潮 香港金融業面臨大失血

By Reuters Staff

兩分鐘閱讀

路透香港124 - 去年年底,Tania Sibree辭去了她在香港擔任金融服務律師的高薪工作回到澳洲,不願在這個城市嚴格的新冠防疫限制下多待一刻。

資料圖片:20219月,香港中環。REUTERS/Tyrone Siu

Sibree是數百乃至上千名已經或正計劃離開的外籍專業人士之一,這恐將削弱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酒店檢疫使人們的旅行變得困難重重...它離家和我的父母很近,但你不能帶著孩子在酒店隔離那麼久,」她說。「每個人都一直以為限制會被取消,情況會好轉,不會持續這麼長時間。」

在香港740萬人口中,只有大約13,000例新冠感染病例,遠低於世界絕大多數地方。但它正在遵循北京的新冠「清零」政策,而非與病毒共存。

兩年來,香港實施了嚴格的檢疫措施,並在去年實施了一些全球最嚴格的入境規定,只允許本地居民返回,並對來自多數國家的入境人士進行長達三週的強制性酒店隔離,無論其疫苗接種情況如何,而且費用由旅客自理。

然而,這對「清零」並沒有什麼幫助。香港週日報告140例新染疫病例,而且沒有跡象表明政府會放寬限制。獵頭公司和行業高管告訴路透,更多的外籍人士因此正在考慮離開,全球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企業律師事務所的許多員工,也可能在一季度領到年終獎後離職。

「今年夏天將有許多人放棄,他們會對自己說『這實在是不行』,」一位要求匿名的資本市場投資銀行家稱。「作為一名銀行家,現在你在新加坡工作要好得多。你可以旅行,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每年一兩次咬牙來香港忍受隔離。」

香港美國商會最近進行了會員調查,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有可能離開香港,大多數人認為國際旅行限制是首要決定因素。

「就增長最快的財富和資產管理部門而言,經過培訓的人才供應短缺。如果嚴厲的旅行限制再持續下去,人才問題將變得更加嚴重,」香港美國商會主席Tara Joseph說。「許多業內人士還預計,最終該行業的許多崗位將被中國內地人才佔據,從而導致人才出現大轉移。」

香港政府表示為了整個城市著想,抗擊新冠疫情是首要任務,並且正在對人才進行投資,以應對任何可能的專業人才流失或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受到的損害。

「我們相信,香港將繼續匯集來自本地和國際的人才,」一位政府發言人說。「政府將繼續推動金融業的多元化發展,在各方面培養本地人才和吸引外國人才,以配合香港經濟的長期發展。」

**匆匆離去**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20年中期至2021年中期,香港人口下降了1.2%,有超過75,000人離開香港。香港入境事務處的數據顯示,自9月以來,香港旅遊人數已經連續五個月出現淨流出。

同時,去年來自所有國家的「一般就業政策(GEP)」簽證申請總數下降了三分之一,降至10,073人。金融服務行業的簽證申請下降了23%

獵頭公司華德士(Robert Walters)的華南和香港金融服務區域總監John Mullally告訴路透,願意來香港的只有跨國公司或非常高階的管理層或者是沒有家庭的年輕人;香港的「金融服務人才庫肯定會越來越小」。

招聘公司Wellesley的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Brun說,同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新加坡成為主要受益者。

「我們將看到更多的銀行業高管駐新加坡工作,如果有選擇的話,許多人現在更願意駐新加坡,」他說。「我們已經在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行業看到了這種情況,銀行業也將是如此。」

一些金融業高管和官員持更樂觀的看法,他們說,只要香港的低稅率、法治和市場自由保持不變,就會繼續對中國公司和富人具有吸引力。

「香港的一些國際化氛圍將會改變。它將繼續繁榮,但將更具中國特色,」Gaw Capital Partners總裁Kenneth Gaw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次會議上說。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它知道金融機構面臨與疫情有關的挑戰,但它說這些挑戰應該是「暫時性的」,支撐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基本要素將保持強勁。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在香港經營的持牌公司和個人的數量持續增長,這凸顯了其吸引力。

儘管如此,許多外籍人士並沒有等待觀察情況後續進展。

五年多來一位以香港為家的全球研究集團的金融分析師告訴路透,他一直在等待香港的國際邊境開放,以便見到家人和朋友。

但由於沒有改變的跡象,他說已經決定在第二季度搬回美國。

「根本的一點是,我們需要見到家人,而旅行限制沒有盡頭,也沒有路線圖或計劃,」他說。「最終我們放棄等待,意識到搬家是唯一的選擇。」()

編譯 徐文焰/王興亞/王燦;審校 張荻/汪紅英/戴素萍

我們的標准: 湯森路透「信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