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性科技

最後一支號筒(末次號筒)202310月號月刊

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 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 

歌林多後書4:3-4

當喬治歐威爾寫《1984》時,他想像了一個被壓迫性的反烏托邦政府束縛的世界。人民總是處於戰爭之中,新聞和文學受到嚴格審查,而複雜的監視設備使政府能夠不斷監視所有人。長期以來,這本書一直被認為是一個警示故事,儘管許多人擔心我們的世界正開始類似於奧威爾的願景。例如,「老大哥」是奧威爾創造的術語,用來指稱具有侵略性的政府,如今許多人仍在使用這個術語來描述意圖侵蝕我們的隱私和自由的權威權力結構。然而,如果我們對當前的現實進行誠實的評估,就會發現現在的世界以及即將發生的變化顯然比奧威爾在他的小說中所設想的要糟糕得多。

奧威爾不知道我們會擁有互聯網,它將世界封裝在一個超越國界和語言障礙的網絡中。隨著人工智能脫穎而出並極大地改變現代生活的許多方面,我們也正處於巨大變革的風口浪尖。科學家已經設計出在實驗室中種植肉類的方法,狂妄自大的馬斯克正努力在人類大腦中植入晶片,而我們正在離全球無現金社會越來越近。如果奧威爾今天還活著並且能夠看到正在發生的事情,我毫不懷疑他會認為事情比他想像的更糟。事實上,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向我們的曾祖父母描述2023年,他們可能會說我們的想像太豐富了。在這期《末次號筒月刊》特別版中,我們將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及其改變世界的一些方式。

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影響

人工智能(AI)有望成為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技術之一。儘管我們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但人工智能已經顛覆了勞動力、教育系統、娛樂業和醫療產業。新興技術有可能改變軍隊的作戰方式和戰爭方式。甚至宗教也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換句話說,人工智能對我們生活的幾乎各個方面都有影響。無論您是否選擇使用該技術,它都會以某種方式、形態或形式影響你的生活。

對於那些研究人工智能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可能是「這將如何影響我的工作?」專家表示,影響可能是深遠的。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已經存在多年了。如果您曾經在iPhone上使用過 Siri,在亞馬遜設備上使用Alexa,或者曾經對 Android 手機說過「Okay Google」,那麼您就已經使用過人工智能。儘管如此,生成式人工智能(例如 OpenAI ChatGPT)的興起已被證明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因為它非常先進、易於使用,並且給出的反應與人類驚人地相似。以色列公司《Salesforce》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英國、澳洲和印度49% 的受訪者已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他們的生活。在那些不使用該技術的人中,70%的人表示,如果他們更好地理解該技術,他們願意嘗試。結果促使《Salesforce》執行長Clara Shih表示:「這些數據顯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飛速發展。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從未見過一項技術被如此快速地採用。現在,為了讓人工智能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組織必須開發植根於信任的人工智能,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使用它來完成更愉快的高效工作。」 (1) 

使用人工智能的不僅是個人。根據 OpenAI 統計,美國80%以上的財富500強企業都在使用 ChatGPT(2) 標誌性科技公司《國際商業機器》的一份報告也告訴我們,未來三年美國40%的工人將不得不「重新培訓」。換句話說,這些工人將必須學習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報告指出:「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但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將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人。」 (3)

正如預期的那樣,人工智能對勞動力的影響正在引起極大的焦慮。「任何新的和未知的事物都會產生焦慮。這項技術發展如此之快,很難站穩腳跟。」來自紐約的治療師克萊爾·古斯塔夫森(Clare Gustavsson)說。(4) 有些工人已經預料到將被迫轉行。「我預計我的工作將在未來10年內變得過時,」法新社報道中的一位銀行出納員說。「我打算改變職業。我工作的銀行正在擴大人工智能研究。」 (5)蓋洛普發表的一項研究2023911日,研究發現 22% 的美國工人擔心科技會讓他們的工作變得過時。這個數字比兩年前2021年進行的同一項研究增加了7%(6) 這種焦慮真的有道理嗎?

毫無疑問,許多工作都面臨風險。事實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5月,近4,000份工作因人工智能而流失。(7) 今年7月,《商業內幕》報道稱,一家印度新創公司解僱了90%的支援人員,並用聊天機器人取而代之。Summit ShahDukaan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在推特網站上解釋了他做出這一決定的理由。「由於這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我們不得不解僱90%的支援團隊。艱難的?是的。必要的?絕對地。」Shah 聲稱這項決定將客戶服務部門的成本削減了85%(8)

新聞集團是國際媒體巨頭,擁有英國的《華爾街日報》、《紐約郵報》、《泰晤士報》和《太陽報》,以及澳洲的《澳洲人報》、《先驅太陽報》和《每日電訊報》等品牌,以及圖書出版商哈珀·柯林斯(Harper Collins) (9)宣布了將人工智能融入其業務的計劃。新聞集團執行長Robert Thomson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勢頭肯定正在加快步伐,我們相信這提供了創造新收入來源的絕佳機會,同時使我們能夠降低整個業務的成本。」 (10) 在《衛報》發表的另一篇文章中,據透露,新聞集團已經在澳洲使用人工智能每週製作三千篇文章。(11) 下次你讀新聞時,你可能會想,「這是人寫的還是機器寫的?」

最近一項針對美國首席執行官的調查發現,49%的受訪者承認人工智能足以取代他們。「很明顯,很多(高管)認為人工智能將帶來變革。我不認為這只是曇花一現。人們相信這是件大事,它可能比互聯網還要大,」線上教育公司edX的創始人Anant Agarwal說。在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阿加瓦爾指出,作為一名前首席執行官,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報告和演示等瑣碎的工作上。他認為,這些任務可以很容易地由人工智能代替完成。(12)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公司的經濟學家預測,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十年內取代約三億個工作崗位。也就是說,地球上每11個工作崗位中就有一個會被人工智能取代。(13)

全民基本收入與無現金社會

如果人工智能被證明像專家預測的那樣具有顛覆性和變革性,那麼大量工人可能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正在尋找新的工作。有趣的是,《大西洋月刊》20235月發表的一篇文章表明,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採用全球普遍基本收入制度。在這樣的制度下,人們將不再被要求工作,而是政府會因為無所事事而給錢。「向全民基本收入問好,」安妮洛瑞寫道。「一個有著50,000 年歷史的政策理念,其時機或許終於到來了。它的設計簡單而激進。政府將透過增稅來增加收入。然後它將把錢少量地、永久地分配給每個人,不附加任何條件。」 (14)

不難想像,那些仍在工作的人會反感支付更高的稅款來養活那些不工作的人。此外,我們也可以猜測,政府也不會願意每月寄出數百萬張支票。如果該系統得以實施,無疑需要數碼支付。因此,全民基本收入制度也可能加速美國中央銀行數碼貨幣或數碼美元的到來。美國總統喬-拜登在20223月發表聲明稱,他的政府將「把研究和開發美國 中央銀行數碼貨幣的潛在設計和部署方案作為最緊迫的任務」。 (15)全球無現金社會的趨勢不可否認。截至20235月,超過130個國家正在研究中央銀行數碼貨幣或中央銀行數碼貨幣。與此同時,在美國,2022年進行的所有支付中只有18%是現金支付。(16)

為什麼這與基督徒有關?《啟示錄》第13章將末世的獸印與經濟體系密不可分地聯繫在一起。《啟示錄》1316-17 告訴我們:「他又叫眾人,無論大小、貧富、自主的、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都不得作買賣。」無論這個標記最終是什麼,沒有它,任何人都不能買賣。如果人們得到了免費的錢,但同時又被告知必須註冊一個數碼貨幣系統才能得到這筆錢,那麼很多人可能都會這麼做。我們知道,如今的數碼交易是通過信用卡、借記卡和智能手機進行的。然而,信用卡可能丟失,手機電池可能沒電。那會發生什麼呢?沒有現金作為後備計畫,有些人可能會選擇植入微型晶片,儲存買賣所需的所有資訊。這種想法並不牽強。據《國會山報》20231月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已有5萬多人在手上植入了微型晶片。(17)

未來教育

人工智能的影響是巨大的。雖然有些人可能很難理解人工智能——它是什麼、它有什麼能力——但今天的年輕人和未來幾代人將在這項技術的薰陶下成長。為了幫助孩子們為這個美麗的新世界做好準備,PBS正在製作一個名為《Lyla in the Loop》的電視節目。 該劇的主角是七歲的萊拉·盧普斯,她將在每一集中經歷新的有趣的挑戰。「萊拉充滿好奇心,足智多謀,當談到解決日常問題時,她不會放棄,即使需要多次嘗試才能解決,」PBS Kids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Sara DeWitt說。有些劇集的情節將牽涉到人工智能。然而,真正讓這個節目與眾不同的是製作互動劇集的計劃。在這些劇集中,萊拉將向觀眾提出問題,觀眾將使用支援麥克風的裝置回答這些問題。然後,萊拉將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單獨對他們做出回應。雖然孩子們看起來像是在與電視角色交談和互動,但實際上,他們正在與人工智能交談。這部由政府資助的節目無疑是為了讓當今的年輕人為人工智能將在他們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世界做好準備。該劇預定20242月首播。(18)

不出所料,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擔心學生利用ChatGPT在家庭作業和論文中作弊。「大多數老師都感到恐慌,因為他們將[ChatGPT]視為一種作弊工具,一種供孩子們抄襲的工具,」俄亥俄州紐敦福爾斯的一位高中校長表示。(19) 教育顧問AJ Juliani警告說,許多學生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能,因為他們對教育不感興趣。「他們中的許多人只是用它來做工作,因為他們感到無聊。他們沒有訂婚。他們不在乎。我們必須承認這一點。」他承認。(20) 其他教師正在接受新技術,甚至開始在課堂上使用它。加州聖馬力諾的一位社會研究教師就是這樣的情況,他正在使用ChatGPT作為教師助理。「我覺得我不必再涵蓋所有內容了,」他說。相反,他使用聊天機器人向學生解釋一些主題。(21) 沃爾頓家庭基金會7月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73%的教師聽說過ChatGPT,其中33% 用它來尋找「課堂創意」。(22)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 (Bill Gates) 曾幫助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在20世紀90年代嶄露頭角,他對人工智能及其與教育的融合感到非常興奮。「我真這麼覺得人工智能就像一位優秀的高中老師,他會認真批改你的論文,然後你會想『好吧,我需要更進一步』」,他說。 (23)

預測未來是困難的。過去的許多預測都是錯誤的,所以讓我們希望未來學家特蕾西·福爾斯對未來教育的展望是正確的。這位《數碼未來與身份》(Digital Futures and Identity)的作者兼教授最近與家教平臺GoStudent合作,發佈了一份白皮書,探討未來幾年的教育前景。這篇論文的標題是《你所知道的學校的終結:2050年的教育》。根據該報告,人工智慧將在本世紀20年代開始進入教育系統。當然,如上所述,這已經發生了。據預測,到本世紀30年代,人工智能將與教育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未來十年將由自動駕駛系統定義。過去十年出現的人工智慧現在將扮演代理角色,代表人類執行任務,並傳達我們作為人類沒有時間做的事情,」論文指出。報告進一步指出,虛擬實境與人工智慧相結合,將在21世紀40年代改變教育,並消除對實體教室的需求。然而,該報告最令人不安的預測是對2050年代的展望。「這個十年將實現腦機介面的承諾。因此,知識將被更直接、更迅速地獲取——也許僅僅是直接下載到一個人的大腦中。在「蜂群思維」模式下,知識不再存在於個人身上,而是存在於整個團隊中,可以更迅速地傳遞更多的知識。」(24)在上述情況下,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喪失了。人類的大腦,與技術融合,然後這個網路在一個數碼集體意識中與其他所有人融合。人類將被敵基督技術所奴役。

但願上述預測永遠不會實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正在利用他的Neuralink公司開發用於人腦的微晶片植入物。這種晶片已經被植入猴子和其他動物體內,是「腦機介面」的早期形式之一。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早在20235月就批准Neuralink開始人體測試。根據路透社9月發佈的報導,人體試驗可能很快就會開始。馬斯克則表示,這種植入物可能有助於治療肥胖、自閉症、憂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25) 根據《時代雜誌》報道,馬斯克還聲稱他的大腦晶片將幫助人類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26) 然而,在任何人報名參加人體試驗之前,他們可能應該被告知Neuralink在早期測試期間殺死了大約1,500隻動物。(27)

聖經非常清楚地表明,作為基督徒,我們要把我們的思想交給上帝,而不是伊隆馬斯克。在馬太福音22:37-38中,耶穌對一個好奇的人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我們的思想需要被神的靈更新。以弗所書4:21-24告訴我們:「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我們也被警告說,我們的對手想要蒙蔽人民的思想。哥林多後書 4:3-4勸誡說:「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我毫不懷疑腦機介面會蒙蔽人們的思想。它有能力改變人類的思想,從而對所有接受它的人造成精神上的損害。

敵基督人工智能

我相信《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所預言的「滅亡之子」將使用人工智能來行神蹟奇事。在地球上時,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因祂所行的神蹟而聞名,包括祂為病人和體弱者施行的許多醫治。現在,有些人在需要時轉向ChatGPT。在一個案例中,一名四歲男孩出現了慢性衰弱性疼痛。他被這種神祕的病症折磨了三年,看過很多醫生,但沒有一個人能正確診斷他的病情。「我們看了很多醫生。我們一度被送進了急症室。我一直在努力,」男孩的母親說。「沒有人願意解決更大的問題。沒有人會給你任何關於診斷結果的線索。」最後,無奈之下,她求助於ChatGPT。「我逐行查看了他(MRI 筆記)中的所有內容,並將其插入ChatGPT,」她回憶道。令人驚訝的是,ChatGPT 做到了許多醫生做不到的事情,並很快給了她正確的診斷。隨後,男孩接受了手術以糾正病情。(28)

人工智能也被用來帶給我們假基督。在20236月號的《末次號筒月刊》中,我報道了一種名為《問耶穌》的新人工智能,據說可以讓用戶與耶穌基督互動。現在,另一個敵基督者已經浮出水面,這次是以智能型手機應用程式的形式出現,該應用程式也利用了人工智能。該應用程式聲稱可以讓你「與耶穌發短信」。更糟的是,如果你願意花 2.99美元購買該應用程式的高級版本,你還可以給其他聖經人物發短信,包括撒旦。(29)

最後,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正在以驚人的方式改變世界。因此,當今時代人類面臨許多風險。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未來如何,我們的上帝都能保守我們的心意並支持祂的子民。在腓立比書47節中,我們看到這些令人鼓舞的話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如果你還沒有悔改你的罪並將你的生命奉獻給上帝,我敦促你現在就這樣做。

感謝大家對本期通訊的大力支持。一如既往,我們邀請您向我們發送您的祈禱請求。每個請求都會得到單獨的關注,我們堅信上帝會聽祂的子民。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惠與你們大家同在。阿門。

Samuel David Meyer

本時事通訊是在我們支持者的善意捐贈下得以實現的。如果您想幫助我們,您可以將您的捐款發送到我們的郵寄地址或透過http://lasttrumpetnewsletter.org/donate在線捐款。

致謝

01. The Jerusalem Post, September 12, 2023, By Zachy Hennessey, jpost.com.
02. Fox Business, August 30, 2023, By Aislinn Murphy, foxbusiness.com.
03. ZDNet, August 18, 2023, By Sabrina Ortiz, zdnet.com.
04. Newsmax, August 3, 2023, By AFP, newsmax.com.
05. Ibid.
06. Gallup, September 11, 2023, By Lydia Saad, gallup.com.
07. CBS News, June 2, 2023, By Elizabeth Napolitano, cbsnews.com.
08. Business Insider, July 12, 2023, By Kai Xiang Teo, businessinsider.com.
09. Newscorp.com
10. Sky News, August 11, 2023, By Daniel Binns, news.sky.com.
11. The Guardian, July 31, 2023, By Amanda Meade, theguardian.com.
12. CNBC, September 19, 2023, By Tom Huddleston Jr., cnbc.com.
13. The Atlantic, May 17, 2023, By Annie Lowrey, theatlantic.com.
14. Ibid.
15. Coin Telegraph, September 21, 2023, By Alek Hidell, cointelegraph.com.
16. Ibid.
17. The Hill, January 23, 2023, By Zhanna L. Malekos Smith, thehill.com.
18. The Hollywood Reporter, August 2, 2023, By Abbey White, hollywoodreporter.com.
19. Time Magazine, August 8, 2023, By Olivia B. Waxman, time.com.
20. Ibid.
21. Ibid.
22. Ibid.
23. CNBC, August 15, 2023, By Tom Huddleston Jr, cnbc.com.
24. GoStudent, September 4, 2023, By Felix Ohswald and Tracey Follows, gostudent.org.
25. Reuters News Service, September 19, 2023, By Mariam Sunny, reuters.com.
26. Time Magazine, May 26, 2023, By Sarah McBride, time.com.
27. Reuters News Service, December 5, 2022, By Rachael Levy, reuters.com.
28. Yahoo News, September 12, 2023, By Nikki Dobrin, news.yahoo.com.
29. Fox News, August 23, 2023, By Kurt Knutsson, foxnews.com.

如果您想提交祈禱請求,您可以發送電子郵件至prayer@ltmmail.org或郵寄到我們的郵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