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知識

最後一支號筒(末次號筒)202403月號月

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創世記 3:1-5

在聖經的第一本書中,我們找到了一個關於罪的起源和人類墮落的故事。這個故事記載在《創世記》第三章中,揭示了蛇如何迷惑第一批人類亞當和夏娃。蛇首先引誘夏娃吃知識樹上的禁果,並承諾她的眼睛會被打開,她會因此知道「善惡」。然後夏娃把果子給了亞當,他也屈服於誘惑。也許這個故事中最悲慘的細節是亞當和夏娃都已經具備了善的知識。創世記 1:31 告訴我們:「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因此,伊甸園裡的一切都是好的,亞當夏娃每天所認識、經歷的一切都是好的。吃禁果所獲得的唯一知識就是邪惡的知識。

自古以來發生了很多變化。然而,有一件事始終不變,就是人類對知識的貪婪慾望。幾千年來獲得的知識已經改變了世界,無論是好是壞,這取決於你的觀點。

一個世紀的創新

一個世紀以前,世界是非常不同的。收音機仍然是一種年輕的技術,儘管白熾燈泡在19世紀晚期已經開發出來,但到了1925年,只有大約一半的美國家庭有電力。即使電力變得更廣泛普及,第一部電視還是由年輕發明家菲洛·泰勒·法恩斯沃斯在192797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展示。美國已有約247年歷史。因此,這片被美國人稱為家園的充滿機遇的土地,在美國人帶著他們了不起的發明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儘管廣播和電視極大地改變了世界,但沒有什麼現代創新比電腦在改變社會方面發揮了更深遠的作用。然而,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電腦在過去八十年中取得的進步。19462月,第一台通用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軍方投入使用。這台巨大的機器被稱為電子數位積分器和計算機(ENIAC),佔據了一個30 x 50英尺的房間。該機器有70,000個電阻器、10,000個電容器和 500,000個焊點。它的重量達到了驚人的30噸。(3)

到了 20世紀70年代,電腦已經小到可以放在桌上。1973年,Xerox 製造了第一台具有可移動儲存、圖形使用者介面和滑鼠的電腦。該機器被稱為Xerox Alto,從未出售給消費者,(4) 但其中一台電腦於1978年應前總統吉米·卡特的要求被放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5) Xerox Alto 的功能啟發了有史以來最著名的電腦之一——蘋果麥金塔電腦的設計。

史蒂夫·賈伯斯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於1976年創立了蘋果電腦公司。他們的第一款產品被稱為Apple-I電腦,零售價為666.66美元。(6) 隔年,也就是1977年,蘋果公司發表了Apple-II電腦。這台機器是第一台帶有歷史上最具標誌性標誌之一的機器,即帶有獨特咬痕的蘋果。(7)

人們通常認為,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吃的禁果是蘋果。儘管聖經從未明確指出該水果是蘋果,但這種聯繫是傳統上存在的,人們不禁想知道這個標誌是否代表了人類對善惡知識的追求。當該標誌的設計師 Rob Janoff 被問及為什麼蘋果有咬痕時,他聲稱這樣做是為了讓用戶不會認為該圖像是櫻桃。不過,他也表示禁果的故事也在設計中發揮了作用。「當我解釋我咬一口的真正原因時,我有點失望。但我會告訴你。我設計它時咬了一口,所以人們知道這是一個蘋果而不是櫻桃。而且,它是咬一口蘋果有點像標誌性的動作,」賈諾夫解釋道。(8)

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使用現代科技。雖然它是一個讓我們學習和交流的有用工具,但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當今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無疑將在我們的對手建立全球敵基督系統的計劃中發揮關鍵作用。事實上,整個世界正經歷一場由科技驅動的巨大變革,類似昔日科幻小說的技術已成為今天的現實。

這是未來嗎?

生活在一個日益數碼化的世界中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我們會對自己的設備形成依賴。例如,智能手機無處不在的特性導致了一種現象,科學家稱之為「智能手機分離焦慮症」或 Nomophobia」。根據《今日心理學》在202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Nomophobia被定義為「對沒有移動設備或在需要時無法使用移動設備的恐懼或焦慮。它也被更廣泛地描述為對感覺與數碼世界脫節的恐懼」。(9) 根據《電腦雜誌》在20235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人們平均每天查看手機 144 次。(10) 文章還指出,89%的美國人在起床後的十分鐘內會查看手機,75%的人將手機留在家中會感到不安,47%的人在手機電量低於20%時會感到恐慌或焦慮。(11) 毫無疑問,廣大民眾越來越沉浸於科技之中,但在未來幾年,許多人可能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戀他們的設備。事實上,人們已經開始把電腦戴在頭上。

202422日,蘋果推出了最新產品,一款名為Apple Vision Pro的「空間電腦」。根據蘋果公司的新聞稿,該設備「將數碼內容與物理世界無縫融合,並在visionOS中解鎖強大的空間體驗,由最自然、最直觀的輸入(用戶的眼睛、手和聲音)控制。」 (12) 換句話說,這種複雜的耳機,使用者戴在眼睛上就像一副護目鏡一樣,可以顯示與周圍環境混合的電腦環境。YouTube上嘗試過這款昂貴的新型可穿戴電腦的影響者對其性能印象深刻。「這是一個不完美的產品,但對42歲的我來說,這無疑是我經歷過的最深刻的技術,而這齣乎我的意料,」擁有1260萬訂閱者的YouTuber 凱西·內斯塔(Casey Neistat) 說。他後來接著說:「在我的一生中,我從未經歷過像 Vision Pro 這樣的技術飛躍。」 (13)

在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2024 130日發表的評論中,作家Todd Haselton也對該設備印象深刻。「這無疑是我多年來使用新產品時最有趣的一次,」他寫道。他進一步評論道:「我相信,如果蘋果最終銷售更便宜的版本,我們將在未來幾年看到數百萬人使用它們。」 最後他滔滔不絕地說:「這是一種全新的計算類型,提供了全新的體驗世界。感覺就像是未來。」 (14)

有一天,數百萬人是否可以戴著空間計算機四處走動?如果這確實成為現實,我們將面臨一個非常奇怪的未來。除了看到人們戴著電腦並做出奇怪的手勢之外,使用 Vision Pro和其他混合實境設備是否有任何危險?

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在使用Vision Pro時所看到的外在世界並不是真實的。它是外部世界的高品質視訊影像,然後與虛擬環境混合。因此,該設備可能會扭曲使用者的現實感。史丹佛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過度使用這種新型電腦可以重塑人類大腦。該研究的合著者之一詹姆斯布朗表示:「儘管你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但它確實有一種像電子遊戲一樣的『差異性』。」 (15) 因此,即使你戴著耳機時可以看到周圍的人,但他們感覺就像是電子遊戲中的角色,而不是真人。

研究進一步報告稱,長時間使用混合實境耳機會產生一系列副作用。使用者在執行簡單的任務時遇到困難,例如按電梯按鈕或將食物放進嘴裡。參加史丹佛大學現場測試的所有11名參與者都報告了「模擬器病」,症狀包括眼睛疲勞、噁心、頭暈和頭痛等。(16)

Vision Pro帶來的最大危險也許是成癮。人們對有螢幕的裝置上癮的情況已經很普遍。如果人們決定更願意將大部分時間花在混合現實環境而不是現實世界中呢?有趣的是,《財星》雜誌2024118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表明,Vision Pro將能夠賦予醫生和教師「超能力」。(17) 然而,考慮到混合實境裝置的沉浸式特性,長時間使用Vision Pro就相當於把我們的心思交給了蘋果。

也許Vision Pro仍將是一款小眾產品,或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默默無聞。廣泛採用的最大障礙是價格標籤。Vision Pro的零售價為3,500 美元,並不是美國普通家庭能夠輕易負擔的設備。然而,無論你稱之為混合現實、擴增實境還是空間計算,我們看待和體驗世界的方式都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巨大的變化。

進入你的頭腦

蘋果並不是唯一一家尋求改變人類對現實的感知的科技公司。古怪的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經營著SpaceX、特斯拉汽車公司和X(前身為Twitter)等多家公司,他還擁有一家名為Neuralink 的公司,該公司正在努力完善「腦機介面」。該介面以微晶片的形式植入大腦,已經開發多年,但直到 2024 1月才被植入人體測試對象。2024219日,馬斯克提供了一個簡短的更新他們的第一個人體測試對象。「進展良好,患者似乎已經完全康復,沒有我們所知的不良影響。患者只需思考就可以在螢幕上移動滑鼠,」馬斯克寫道。(18)

該項目的保密性引起了醫生們的警惕。「[Neuralink] 只分享他們希望我們了解的部分。社區對此有很多擔憂,」貝勒醫學院的神經外科醫生Sameer Sheth說。(19) 黑斯廷斯中心的簡短批評也痛斥了馬斯克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打開活人的大腦以插入設備,特別是患有嚴重健康問題的人,值得不止兩句話的報告,實際上,這是一個專有的社交媒體平台,其可靠性並不以事實為依據。擔心的。這個人類研究對象、他們的家人、所有潛在的未來研究對象和患者、醫學界以及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得到更多,」作者寫道。(20) 考慮到 Neuralink202212月因在研究和測試過程中造成約 1,500 只動物死亡而接受聯邦調查,(21) 對第一個人體測試對象的擔憂無疑是有道理的。

馬斯克在先前的聲明中概述了 Neuralink 晶片的宏偉計劃。雖然其他生產大腦晶片的公司將其產品吹捧為用戶克服癱瘓和運動功能喪失的一種方式,但馬斯克設想他的晶片是人類跟上人工智能的一種手段。「即使在良性的人工智能場景中,我們也會被拋在後面。有了高頻寬腦機接口,我們實際上可以隨心所欲。我們可以選擇與人工智能融合,」馬斯克在 2019 年吹噓道。(22) 2023 年,馬斯克表示他的晶片可用於治療憂鬱症和病態肥胖等疾病。「我認為你可以解決非常廣泛的腦損傷問題,包括嚴重憂鬱症、病態肥胖、睡眠[障礙]和恢復老年人的記憶。」 (23) 當然,這種程度的大腦操縱不僅僅是幫助癱瘓的人恢復失去的功能。這種操縱會改變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可以肯定的是,伊隆·馬斯克並不是一個典型的有野心的人。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這家標誌性報紙指責馬斯克有救世主情結。「SpaceX的目標是讓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這樣,如果地球發生災難,我們就可以逃到火星。特斯拉的使命是讓人類擺脫碳氫化合物經濟,走向永續的未來。他的新公司xAI 致力於幫助防止人工智慧佔領世界。Neuralink 將科技植入人們的大腦,可以幫助盲人重見光明、幫助癱瘓者行走。沒有比這更像救世主的了,」這篇文章宣稱。(24) 然而,如果馬斯克自認是救世主,那就不需要他的服務。我只有一位主和救主,祂就是耶穌基督。該職位尚未被空缺,也永遠不會空缺。不用說,我永遠不會採用Neuralink 晶片。

有趣的是,Neuralink可能很快就會面臨來自中國的競爭。2023年,在中國開設了一個擁有60人的實驗室。它的唯一目的是開發腦機介面。在20241月的新聞稿中,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宣布計畫「突破腦機融合、類腦晶片、腦部運算神經模型等關鍵技術和核心裝置」。第一批產品可能會在2025年上市。(25)

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通常出自法蘭西斯-培根爵士之口。眾所周知,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也很喜歡這句話。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人類如此努力地獲取更多的知識。電腦發明後,人類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效地學習知識。之後,互聯網出現了,在萬維網的數位頁面上,人類的思想似乎無窮無盡。互聯網的發展也為用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獲取資訊和虛假資訊的途徑。現在,我們看到新技術不斷湧現,它們超越了我們的先輩在頭腦中可以想像到的任何東西。

近幾個月來,關於OpenAIChatGPT等應用程式中的生成式AI的討論很多。有趣的是,《華爾街日報》於2023224日發表了一篇由亨利·基辛格(已故)、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麻省理工學院施瓦茨曼計算學院院長丹尼爾·胡滕洛赫(Daniel Huttenlocher)合作撰寫的文章。這篇題為「ChatGPT 預示著一場智力革命」的文章繼續推測,「隨著其能力變得更廣泛,它們將重新定義人類知識,加速我們現實結構的變化,並重組政治和社會。」文章隨後指出,「機器學習系統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知識...。在有限的情況下,它們超出了人類的知識範圍,超越了我們認為可知的界限。」 (26)

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正在爭取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微軟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最近成為史上第二家估值達到3兆美元的公司。這段巨大的成長時期是由公司早期對人工智慧的投資所引發的。(27) 唯一市值達到3兆美元的公司是蘋果。 (28)

事實上,人工智能的知識常常是錯誤和欺騙性的,永遠無法等同或超越上帝無與倫比的智慧、知識和理解。在羅馬書 11:33-36 中,我們發現這些鼓舞人心的話語:「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 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 」你可以在上帝話語的書頁上找到迄今為止向人類啟示的最重要的知識。如果你還沒有悔改你的罪並將你的生命奉獻給上帝,我敦促你現在就這樣做。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本事工的支持。我們希望並祈禱上帝會祝福你們所有人。如果您有任何祈禱請求,無論大小,我們再次邀請您將其發送給我們。我們的代禱者團隊會針對每個請求給予單獨關注。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惠與你們大家同在。阿門。

Samuel David Meyer

本時事通訊是在我們支持者的善意捐贈下得以實現的。如果您想幫助我們,您可以將您的捐款發送到我們的郵寄地址或透過http://lasttrumpetnewsletter.org/donate在線捐款。

致謝

01. National Park Service, December 21, 2023, nps.gov.
02. New York University, By Mitchell Stephens, stephens.hosting.nyu.edu.
0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eas.upenn.edu.
04. ToastyTech, toastytech.com.
05. Midland Daily News, May 26, 2016, By Midland Daily News, ourmidland.com.
06. BBC News, November 15, 2007, By BBC News, bbc.co.uk.
07. Slashgear, July 3, 2022, By Dave McQuilling, slashgear.com.
08. Ibid.
09. Psychology Today, February 4, 2020, Reviewed By Daniel Lyons, M.A., psychologytoday.com.
10. PC Magazine, May 19, 2023, By Emily Dreibelbis, pcmag.com.
11. Ibid.
12. Apple Newsroom, February 2, 2024, By Apple Newsroom, apple.com.
13. NBC News, February 5, 2024, By Kalhan Rosenblatt, nbcnews.com.
14. CNBC, January 30, 2024, By Todd Haselton, cnbc.com.
15. StudyFinds, February 6, 2024, By StudyFinds Staff, studyfinds.org.
16. Stanford University, February 2, 2024, By Jeremy N Bailenson, Brian Beams, James Brown, Cyan DeVeaux, Eugy Han, Anna C. M. Queiroz, Rabindra Ratan, Monique Santoso, Tara Srirangarajan, Yujie Tao, and Portia Wang, vhil.stanford.edu.
17. Fortune, January 18, 2024, By Mark Gurman and Bloomberg, fortune.com.
18.  Reuters News Service, February 20, 2024, By Kanjyik Ghosh, reuters.com.
19.  Quartz, February 26, 2024, By Bradley Brownell, qz.com.
20. The Hastings Center, February 12, 2024, By Arthur Caplan and Jonathan D. Moreno, thehastingscenter.org.
21. Reuters News Service, December 6, 2022, By Rachael Levy, reuters.com.
22. Wired, July 17, 2019, By Adam Rogers, wired.com. 
23. The Daily Beast, December 24, 2023, By David Axe, thedailybeast.com.
24.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1, 2023, By David Brooks, nytimes.com.
25. Quartz, January 30, 2024, By Maxwell Zeff, qz.com.
26.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 24, 2024, By Henry Kissinger, Eric Schmidt, and Daniel Huttenlocher.
27. CNN Business, January 24, 2024, By Nicole Goodkind and Elisabeth Buchwald, cnn.com.
28. I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