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風險和危險

  最後一支號筒(末次號筒)202107月號月刊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

雅各書5:17

「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頭上,叫日頭能用火烤人。人被大熱所烤,就褻瀆那有權掌管這些災的神之名,並不悔改將榮耀歸給神。 

啟示錄16:8-9

當上帝的先知以利亞在亞哈王統治時期出現在古代以色列的舞臺上時,他立即以長達數年的乾旱形式宣佈了上帝對這片土地的審判。這場旱災是以色列民族罪惡的後果,其中包括崇拜其他所謂的神,實施神秘儀式,以及邪惡的耶洗別女王下令屠殺上帝的先知。隨著乾旱的持續和水庫存的減少,以色列人民拼命地尋找他們能找到的任何水。但是,正如上帝的先知所說的那樣,以色列在三年半的時間裡沒有下雨。

三年多的旱災,肯定會過不去。然而,現在在美利堅合眾國發生的事情可能比我們在列王紀上第 17 章和第 18 章中讀到的聖經乾旱更麻煩。在撰寫本文時,美國大陸有驚人的47.67%經歷乾旱。這些乾旱條件主要影響美國西部地區,影響了7650萬英畝的農作物,並影響了9200萬人的生活。總共有31個州正遭受中度乾旱或更嚴重的乾旱(1)據報導,未來幾個月情況可能會惡化。事實上,《衛報》在2021 618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聲稱美國可能會經歷12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2)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氣候科學家但以理·斯溫(Daniel Swain)毫不客氣。「就乾旱而言,這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如果我們在談論整個西南地區更廣泛的乾旱。根據很多指標,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他說。(3)內政部高級顧問伊麗莎白·克萊因(Elizabeth Klein)也敲響了警鐘:「我們從未見過像現在這樣規模和強度的乾旱,這可能是未來的底線。」(4)

不出所料,目前的乾旱對美國西部各州的供水構成了嚴重威脅。坐落在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的邊界之間,我們找到了美國最大的水庫米德湖。當胡佛水壩於1930年代建成時,這個湖就存在了。裝滿後,它可以容納超過2600萬英畝-英尺的水。(5)米德湖是美國西部的重要水源。內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猶他州、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有2500萬人依賴它。(6)然而,寶貴的水源現在只有其容量的36%,科學家們擔心它可能永遠不會再充滿了。「這種[迅速下降]讓我感到害怕。它下降得如此之快,以至於它可能超出了我們應對問題的能力。我沒想到底部會這麼快下降,我們只是在談論米德湖,」新墨西哥大學水資源項目主任約翰弗萊克警告說。(7)上一次米德湖滿水是在2000年。從那時起,水庫已經失去了5.5萬億加侖的水,水位下降了143英尺。(8)值得注意的是,米德湖地區已經遭受了22年的乾旱(9)

鑑於異常乾燥的條件,內華達州正在採取措施減輕持續乾旱造成的破壞。事實上,內華達州州長史蒂夫·西索拉克(Steve Sisolak)20216月宣布,他已簽署一項禁止「非功能性草坪」的法律。換句話說,這項將於2027年生效的新法律禁止內華達州的公民在某些情況下種植草。西索拉克州長說:「對於下一代來說,我們有責任對保護和我們的自然資源有更多的意識 水是特別重要的。」(10)

與此同時,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瑟姆 (Gavin Newsom) 已宣佈加州41個縣因乾旱而進入緊急狀態。(11) 乾旱已經變得如此嚴重,以至於奧羅維爾湖的一座水力發電廠可能很快就會因為缺乏所需的水流而關閉。該湖是加利福尼亞州的第二大水庫,在滿功率運行時能夠為800,000戶家庭提供足夠的電力。(12)此外,加州政府還採取了用卡車運送鮭魚到海洋的辦法。在正常情況下,這些魚沿著河流游到海洋,在那裡它們可以成熟和繁殖,但加州的許多溪流和河流已經乾涸了。 (13)毫無疑問,乾旱給加利福尼亞的農業部門帶來了問題。據路透社報導,一些農民因為沒有足夠的水可以四處走動而沒有種植他們的田地。「那裡沒有太多的種植,只是因為沒有水。真的沒有水,」一位農民說。他接著說:「那些年下雨很多,有很多甜菜、藏紅花等等。沒有未種植的土地。那裡很漂亮,現在無論你往哪裡看,都是一片荒地。」 (14) 文章進一步警告說,明年雜貨店可能會出現某些產品短缺的情況。(15)

目前美國最乾旱的州之一是猶他州。6月初有報導稱,全州「異常乾旱」,全州90%以上處於「極度乾旱」狀態,62.2%的地區處於「異常乾旱」狀態。(16) 無奈之下,猶他州州長斯賓塞考克斯訴諸於要求他的州人民為下雨祈禱。「通過合作和集體祈禱,祈求上帝或你相信的任何更高的力量,祈求更多的降雨,我們或許能夠擺脫持續乾旱的最致命方面。請加入我和猶他州人,無論宗教信仰如何,在周末為下雨祈禱,」州長請求。 (17)

極端高溫正在加劇美國的災難性乾旱。夏季通常很熱,2021616日,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也不例外。這一天,氣溫達到了酷熱的129華氏度(53.8攝氏度)。 (18) 死亡谷是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之一,所以這個溫度並不奇怪。然而,最近幾週,美國各地的氣溫都高於往常。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在夏季肯定會非常炎熱,但在20216月中旬達到或超過115華氏度(46.1 攝氏度)的溫度連續六天達到或超過了新的高度。(19)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達到114度;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最高氣溫為105 度;和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連續三天達到100度大關。(20) 當我在 2021627日撰寫本時事通訊時,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正炙手可熱。俄勒岡州波特蘭今天達到了108 度,這是歷史記錄。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氣溫達到102 度,這是該地區 6 月份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21) 這麼熱的地方一下子這麼熱是很不尋常的,尤其是六月這麼熱,更是不尋常。七月和八月往往是美國最熱的月份。這是6月份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不出所料,科學家、氣象學家和政治家在向世界發出氣候變化警告時正處於全面恐慌狀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撰寫的一份長達四千頁的報告草稿呈現出相當悲觀的前景。「地球上的生命可以通過進化成新物種和創造新的生態系統,從劇烈的氣候變化中恢復過來。人類不能,」報告稱。它還進一步說:最糟糕的還在後頭,對我們子孫後代的生活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自己。」 (22)

因此,我們看到大多數專家都同意,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將變得越來越熱。如果他們誤解了這個問題的原因怎麼辦?啟示錄第 16 章描述了在耶穌基督再來之前的末日,地球會發生什麼。本章第一節開始宣告:「我聽見有大聲音從殿中出來,向那七位天使說:「你們去,把盛神大怒的七碗倒在地上。」本章的第八和第九節進一步說明:「第四位天使把碗倒在日頭上,叫日頭能用火烤人。 人被大熱所烤,就褻瀆那有權掌管這些災的神之名,並不悔改將榮耀歸給神。 」有趣的是,據信隨著世界變暖和乾旱加劇,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山火。為什麼即使地球上的居民被高溫灼傷,人類仍然拒絕懺悔?我懷疑大多數人會認為這種審判行為只是氣候變化的表現。

偉大的疫苗接種運動

自從 11 月輝瑞宣布已生產出一種有效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以來,這一決定性的日子一直在推動全球人口接種疫苗。拜登總統特別強調為美國人民接種疫苗,到目前為止,已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接種了疫苗。在撰寫本文時,1.53億美國人已完全接種疫苗。這約佔美國人口的46%。在18歲以上的人口中,這一比例甚至更高,近57%的成年人完全接種了疫苗。(23)

輝瑞、莫德納和強生公司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並非沒有併發症。《華爾街日報》最近於202162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了這一點,標題為《新冠疫苗是否比廣告宣傳的風險更大?》(24)文章接著引用了由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和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維護的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VAERS)。顯然,最常報告的接種疫苗後出現的「不良事件」是血小板減少症,稱為低血小板;非感染性心肌炎,被描述為心臟炎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和死亡。報告接著指出,「先前的研究表明,只有一小部分不良事件被報告,因此真實病例數幾乎肯定更高。」(25) 這些承認令人吃驚,尤其是因為它們來自主流新聞來源。

2021617日,全國廣播公司新聞報導稱,在年輕人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他們發現了300多例心肌炎或心臟炎症。(26) 2021 6 23 日,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報導稱病例數已上升至1,200多例。(27)作為回應,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計劃在莫德納和輝瑞疫苗的情況說明書中添加關於這種可能的併發症的警告。(28)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被發現,一些人現在警告說,為兒童和年輕人接種疫苗可能不值得,因為他們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很少遭受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其中包括發明了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的Robert Malone博士,這是輝瑞和莫德納使用的技術。「我擔心的一個問題是,政府沒有對我們公開這些風險是什麼。因此,我認為人們有權決定是否接受疫苗,尤其是因為這些是實驗性疫苗,」馬龍博士說。(28)他提出了一個有效的觀點,因為這些正在分發的疫苗是在緊急授權下使用的,尚未得到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完全批准。他後來接著說:「我可以說,18歲及以下的人的風險收益比並不能證明接種疫苗是合理的,而且很有可能也不能證明這些非常年輕的成年人接種疫苗是合理的。」(29) 更令人驚訝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公開建議兒童不要立即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世衛組織在其網站上說:「需要更多關於在兒童中使用不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證據,以便能夠就為兒童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提出一般性建議。」 (30)

儘管如此,美國人民還是在某些情況下被迫接種疫苗。許多學院和大學在允許學生上課之前要求接種,包括印第安納大學。學校不僅要求學生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注射,還要求員工接受。如果他們拒絕這樣做,他們的僱傭關係就會被終止。作為回應,一群學生和家長已經對這所大學提起訴訟。(31)

除了教育機構之外,其他地方也可以找到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規定。例如,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有153名員工因未接種疫苗而辭職或被解僱。 (32) 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市長London Breed20216月宣佈,將要求所有城市工作人員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我不得不考慮我們的勞動力;我必須考慮公眾以及我讓公眾接受什麼,確保我們為我們的員工樹立榜樣對我來說很重要,」Breed公開。(33)202161日起,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縣的所有僱主都必須詢問員工是否已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如果他們說他們沒有或拒絕回答,員工必須繼續戴口罩。繁重的任務進一步要求僱主每十四天詢問未接種疫苗的員工是否已接種疫苗。(34)

強制要求人們接種能夠造成傷害的疫苗是完全不道德的。然而,這正是我們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所看到的。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美國政府並未強制要求接種疫苗。然而,那些想要參加音樂會、體育賽事或大學課程的人經常發現他們必須接種疫苗才能進行這些活動。僱主也在解僱員工,而且很可能需要在美國人進行國際旅行之前進行刺擊。

毋庸置疑,對這些疫苗有很多擔憂,仍有很大一部分美國人拒絕接種。但是,有趣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可以為潛在的非常危險的事情奠定基礎。斯坦福大學醫學和遺傳學教授 尤安·阿什利(Euan Ashley)博士宣佈,他正在研究一種新疫苗,他聲稱該疫苗能夠為心臟病、中風、阿爾茨海默病和肝病提供持久保護。他聲稱,這種疫苗可以將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50%。據說該疫苗通過修改人類去氧核糖核酸起作用。因此,接受它的人將成為基因改造人類。「我們很快就會有基因工程工具來修復、調整和改進與一系列限制生命的疾病相關的去氧核糖核酸,讓我們在一生中都不那麼容易患上這些疾病,」阿什利博士說。他進一步說:「去氧核糖核酸修飾的進步意味著擁有「超人」基因的人數 那些更具抗病能力的人 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未來幾年絕對的科學事實。潛在地,數以百萬人計可能會受到這項技術的影響 超級英雄刺擊,因為需要更好的描述。」所謂的超人疫苗,能夠顯著改變人類去氧核糖核酸,最快可能在2026年進入臨床試驗。阿什利博士估計,它可能在短短十年內為大眾準備好。該疫苗將使用與輝瑞新型冠狀病毒注射相同的遞送技術。(35)這種疫苗有一天會成為強制性的嗎?只有上帝知道。

一場可能改變世界的衝突

在中國大陸以東約100英里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島嶼,稱為台灣。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後,失敗的一方撤退到這個島上,建立了一個獨立於控制中國大陸的共產黨勢力的新政府。在隨後的幾十年裡,中國政府從未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是將台灣視為流氓省份。(36)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表示,台灣是中國的財產。2019年,習近平堅稱他的國家永遠不會承認台灣獨立,並要求台灣必須與中國大陸統一。「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給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餘地。」習近平當時說。這位共產黨領導人還表示,中國不排除對台灣使用武力。(36)

從那時起,中國與台灣的關係一直緊張。中國軍隊多次侵佔台灣領土。這一趨勢在20216月持續,當時包括戰鬥機和轟炸機在內的28架飛機飛越台灣領空。(37)這一侵略行為促使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燊警告必須為與中國的軍事衝突做好準備。「作為台灣的決策者,我們不能冒險。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當中國政府說他們不會放棄使用武力,他們在台灣周圍進行軍事演習時,我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吳宣佈。(38)美國官員認為,中國可能準備攻打台灣。20213月,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海軍上將告訴參議院委員會,中國可能在未來六年內入侵台灣。這位海軍上將說:「台灣顯然是他們的野心之一...而且我認為威脅在這十年,實際上是在未來六年中體現出來。」(39)

如果中國真的攻擊台灣,這場衝突可能會對整個世界產生影響。為什麼?事實證明,台灣是世界上最大的微芯片生產國。事實上,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生產了全球92%的現代設備(如智能手機)所需的先進微芯片。他們還生產現代汽車所需的全球微控制器供應量的60%(40)因此,如果中國攻擊台灣,可能會導致全球範圍內的智能手機、電腦、電子產品、汽車以及其他任何需要微芯片的產品短缺。這種短缺可能會對通信系統、製造業甚至交通運輸造成嚴重破壞。因此,奪取對台灣的控制可能被證明是中國尋求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習主席一直暗示中國將成為「世界領袖」或超級大國。他在2017年說,「中華民族……已經站起來、富起來了、強起來了,迎來了振興的美好前景。這將是一個中國走近舞台中央、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41)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對中國特別警惕。「他們不相信超級大國可以有多個,他們相信只有一個,他們想回到[帝制]中國的輝煌時代,那時其他人都是附庸國,每個人都向皇帝[磕頭]。而皇帝現在是中國共產黨,」將軍說。(42) 在上個月的時事通訊中,我報導了喬·拜登總統關於習近平的驚人言論,「他堅信,在2035年之前,中國將擁有美國 (43) 隨著我們對中國的野心和活動的了解越來越多,這句話變得更加不祥。

不穩定的狀態

人類在這個現代時代對科技的依賴使我們的國家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這個簡單的事實在20215月得到了證明,當時黑客入侵了Colonial Pipeline 的電腦系統並將所有者拒之門外。最後,該公司向黑客支付了440萬美元以重新獲得對他們系統的控制權,(44)但在停機期間,由於恐慌的消費者囤積了很少的燃料供應,混亂接踵而至。不到一個月後,黑客再次襲擊並獲得了JBS肉類加工公司電腦系統的訪問權限。此次大規模違規導致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關閉。無奈之下,該公司向黑客支付了1100萬美元。(45)長期停工很容易導致受影響地區的肉類價格暴漲。因此,我們看到這些黑客已經威脅到我們國家的交通基礎設施和食品供應。政府官員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白宮網絡顧問安妮·紐伯格(Anne Neuberger) 寫的一封信包含對企業主人的非常坦率的警告。她寫道:「所有組織都必須認識到,任何公司都不會受到勒索軟件的攻擊,無論其規模或位置如何。」 (46)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Wray)也表達了他的擔憂,他說:「我認為這個國家必須接受這個問題的規模。」他還表示,最近的黑客攻擊讓美國人民有了更高的認識。「現在意識到當他們在加油站購買汽油或購買漢堡包時,它會影響他們 我認為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我們在這場鬥爭中有多少共同點。」(47)據信黑客來自俄羅斯。(48)無論這是否屬實,我都不能說,但一個簡單的事實仍然是,如果與俄羅斯、中國、朝鮮或伊朗發生戰爭,可以肯定的是,黑客將對其發動大規模網絡攻擊美國。除非採取重大措施來提高我國電腦系統的安全性,否則我國的基礎設施將面臨風險。協調良好的網絡攻擊可能會阻止美國人民為汽車加油、在超市購買雜貨或從銀行賬戶中提款。我們所知道的生活會很快戛然而止。

毫無疑問,我們生活在危險的時代。在美國和整個世界,新的脆弱性正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頻繁的速度出現。前方有許多風險和危險。我相信,改變全球事務的進程需要真誠的悔改和謙卑的祈禱。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邪惡,我們不太可能在國家層面看到悔改,但我們個人現在可以尋求上帝,如果我們這樣做,他已應許憐憫他的子民。以賽亞書 55:6-7宣告:「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如果你還沒有悔改你的罪並將你的生命獻給上帝,我敦促你現在就這樣做。

感謝您對本事工的支持。在我們繼續慶祝本時事通訊出版四十週年之際,我們感謝上帝,他已經加強並讓我們能夠繼續為基督的事工開展這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在偉大的事情上相信上帝,我們將努力在未來幾年內盡我們最大的能力繼續這項事工,無論事工有多少。如果您有任何祈禱請求,一如既往,我們鼓勵您將祈禱請求發送給我們。我們的代禱者團隊對每個請求都給予單獨關注。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與你們眾人同在。阿門。

Samuel David Meyer

本時事通訊是由我們支持者的善意捐贈而成的。如果您願意幫助我們,您可以將您的捐款發送到我們的郵政地址或在http://lasttrumpetnewsletter.org/donate在線捐款。

 致謝

01. Drought.gov, National Current Conditions, June 16, 2021 -  June 22, 2021, http://drought.gov.
02. The Guardian, June 18, 2021, By Maanvi Singh, http://theguardian.com.
03. Bloomberg News, June 24, 2021, By Brian K. Sullivan and Elizabeth Elkin, http://bloomberg.com.
04. Ibid.

05. Accuweather, June 16, 2021, By Adriana Navarro, http://accuweather.com.
06. CNN, June 17, 2021, By Rachel Ramirez, Pedram Javaheri, and Drew Kann, http://cnn.com.
07. Ibid.

08. Ibid.
09. Accuweather, June 16, 2021, By Adriana Navarro, http://accuweather.com.
10. The Hill, June 7, 2021, By Joseph Choi, http://thehill.com.
11. Office Of Governor Gavin Newsom, May 10, 2021, http://gov.ca.gov.
12. CNN, June 18, 2021, By Alexandra Meeks, http://cnn.com.

13. AFP, June 5, 2021, By Laurent Banguet, http://afp.com.
14. Reuters News Service, June 18, 2021, By Norma Galeana, http://reuters.com.
15. Ibid.
16. Business Insider, June 5, 2021, By John L. Dorman, http://businessinsider.com.

17. Ibid.
18. CBS Local News Los Angeles, June 17, 2021, By CBSLA Staff, http://losangeles.cbslocal.com.
19. KTAR News, June 19, 2021, By KTAR News, http://ktar.com.
20. National Public Radio, June 19, 2021, By Eric Westervelt, http://npr.org.
21.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27, 2021, By Jason Samenow and Ian Livingston, http://washingtonpost.com.
22. Yahoo News, June 23, 2021, By David Knowles, http://news.yahoo.com. 
2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covid.cdc.gov.
24.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une 22, 2021, By Joseph A. Ladapo and Harvey A. Risch, http://wsj.com.
25. Ibid.

26. NBC News, June 17, 2021, By Erika Edwards, http://nbcnews.com.
27. CNBC, June 23, 2021, By Berkeley Lovelace Jr., http://cnbc.com.
28. Politico, June 23, 2021, By Lauren Gardner, http://politico.com.
29. Fox News, June 24, 2021, By Charles Creitz, http://foxnews.com.
30. WFLA News, June 22, 2021, By WFLA 8 On Your Side Staff, http://wfla.com.
31. The Federalist, June 21, 2021, By Spencer Lindquist, http://thefederalist.com.
32.
 Fox News, June 23, 2021, By Edmund DeMarche, http://foxnews.com.
33. ABC 7 News, June 25, 2021, By Melanie Woodrow, http://msn.com.
34. Reuters News Service, June 21, 2021, By Tom Hals, http://reuters.com.
35. StudyFinds, June 25, 2021, By StudyFinds, http://studyfinds.org.
36. National Public Radio, January 2, 2019, By Ashley Westerman, http://npr.org.
37. Axios, June 16, 2021, By Rebecca Falconer, http://axios.com.
38. CNN, June 24, 2021, By Eric Cheung and Will Ripley, http://cnn.com.
39. NBC News, March 10, 2021, By Adela Suliman, http://nbcnews.com.
40.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une 19, 2021, By Yang Jie, Stephanie Yang, and Asa Fitch, http://wsj.com. 
41. The Independent, October 21, 2017, By The Independent, http://independent.co.uk.
42. The Washington Examiner, June 4, 2021, By Joel Gehrke, http://washingtonexaminer.com.
43. Fox News, May 28, 2021, By Morgan Phillips, http://foxnews.com.
44. BBC News, June 10, 2021, By BBC News, http://bbc.com.
45. Ibid.

46. The Washington Examiner, June 3, 2021, By Nihal Krishan, http://washingtonexaminer.com.
47.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une 4, 2021, By Aruna Viswanatha and Dustin Volz, http://wsj.com.
48. Ibid.

要了解更多關於我們事工的歷史和我們的創始人David J. Meyer牧師,請訪問http://pastormeyer.org

如果您想提交祈禱請求,您可以發送電子郵件至prayer@ltmmail.org或郵寄到我們的郵政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