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禁壓迫的一代!

最後一支號筒(末次號筒)201201月號月刊

「你們要向天舉目,觀看下地;因為天必像煙雲消散,地必如衣服漸漸舊了;其上的居民也要如此死亡(如此死亡:或作像蠓蟲死亡)。惟有我的救恩永遠長存;我的公義也不廢掉。知道公義、將我訓誨存在心中的民,要聽我言!不要怕人的辱罵,也不要因人的毀謗驚惶。因為蛀蟲必咬他們,好像咬衣服;蟲子必咬他們,如同咬羊絨。惟有我的公義永遠長存,我的救恩直到萬代。 

以賽亞書516-8

「神並沒有棄絕他預先所知道的百姓。你們豈不曉得經上論到以利亞是怎麼說的呢?他在神面前怎樣控告以色列人說:「主啊,他們殺了你的先知,拆了你的祭壇,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神的回話是怎麼說的呢?他說:「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如今也是這樣,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

羅馬書112-5

「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 我告訴你們,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 

路加福音187-8

「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只是義人(有古卷:我的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

希伯來書1037-39

在本期的《末次號筒月刊》中,我們將仔細研究現今的生活,並深思熟慮地從過去的幾代人轉變,成為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這一代人的變態和發展。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與歷史上其他任何時間都不一樣的時代,如今組成社會的人們與前幾代人的社會構成完全不同。我們現在看到了廣泛的社會條件的成果,這種社會條件使我們的年輕人擺脫了曾經在美國如此珍惜的價值觀,並且最近產生了一代俘虜,他們被旨在監視和控制其一舉一動的系統所奴役。

歷史學家為西方近代歷採用了一系列傳統名稱。例如,出生於1800年代後期並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們通常被稱為「失落的一代」。該時間段之後的世代被稱為最偉大的一代,沉默的一代、嬰兒潮一代、X世代、Y世代和Z世代。

Z世代通常被認為由1994年至2004年之間出生的每個人組成。這些年輕人有時被稱為「數碼原住民」,因為他們一直了解並且沉迷於科技。他們通常更喜歡在網上與朋友和熟人互動,而不是面對面交流。眾所周知,他們很少考慮隱私問題,儘管他們擅長多任務處理,但是對數碼信息和娛樂的快速獲取使他們的注意力跨度大大降低。心理學家稱這種情況為「獲得性注意缺陷障礙」。(1

Z世代的最老成員將很快達到老年紀。我不禁懷疑他們是否將成為成年的最後一代。只有上帝可以肯定地知道,但是考慮到「Z世代」是以英文字母的最後一個字母命名的,這種可能性似乎是驚人的。

無論如何,如果主願意拖延時間並停止時間,後代中出現的那些人可能會與過去曾經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人大不相同。但是,上帝應許他將永遠有每一代的餘民。那些聽從我們救主召喚的人將會從上帝那裡得到力量,抵禦誘惑並忍受在這個動盪和敵對的世界中我們可能面臨的任何麻煩。如果您尚未完全將自己的心交給上帝,我敦促您現在就這樣做。

非常黑暗的「黑色星期五」

每年,美國各地的零售商都試圖通過提供希望消費者認為太好而無法通過的交易,在感恩節後的第二天(也稱為黑色星期五)吸引購物者進入他們的商店。在經濟仍然遭受「大蕭條」影響的情況下,許多購物者迫切希望討價還價,許多商店也迫切希望出售商品。傳統上,大多數商店在黑色星期五的清晨營業。然而,在2011年,許多商店在午夜甚至感恩節當天開業,並將原定要感恩的一天轉變為瘋狂的消費主義風暴。有些人下定決心要購買廉價的電視,手提電腦和其他商品,以至於他們選擇完全放棄感恩節,而是選擇在商店前排成一線。(2

可悲的是,人們對廉價商品的呼喊似乎帶出了最壞的情況。在加利福尼亞州波特牧場的感恩節之夜,一名婦女用胡椒噴霧劑襲擊了其他購物者,以在人群中佔便宜並獲得她想要的物品。一名目擊者這樣描述當時的現場情況:「人們開始尖叫,互相推撞,並且整個區域都充斥著胡椒噴霧的味道。我猜想這正是由於人們開始把塑膠板從托盤上扯下來,然後開始進行推撞和轟炸遊戲的展示。人們開始推撞、尖叫,因為他們正在被塞進箱子裡。」3

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在全國各地發生了許多其他暴力行為。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萊安德羅,感恩節那天晚上,一名男子在一家沃爾瑪商店的停車場被槍殺,企圖搶劫未遂。(4)在北卡羅來納州金斯敦,當值班警務人員擔任警衛時,用胡椒噴霧制服了沃爾瑪一個不守規矩的人群。(5)在南卡羅來納州默特爾比奇(Myrtle Beach)的沃爾瑪(Walmart)另一個地點,一名婦女在將商品裝載到汽車上時被腳打死。(6)在西弗吉尼亞州的南查爾斯頓,一名61歲男子在黑色星期五購物時在Target商店暈倒人群不受老人躺在地板上的困擾,走到他周圍並繼續購物。該男子最終去世了。不幸的事件使死者的同事和朋友感到奇怪:「撒瑪利亞人的好方面在哪裡?您怎麼能不注意到有人遇到麻煩了?我只是不明白人們是否不願意因為自己的原因而沒有幫助他們,除了因為買賣而貪婪。」(7

至少可以說,在黑色星期五席捲人群的暴力精神令人十分困擾。如果我們要達到歷史上美國經濟完全崩潰而人們無法再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的地步,那麼今天購物者的行為就預示著我們將來會在更大範圍內看到憤怒的暴民。

有趣的是,店舖盜竊呈上升趨勢,僅2011年一年就增長了6%。估計給零售商造成的損失約為1190億美元。根據《廣告周刊》的報告,商店中每11位顧客中就有1位在偷商品,而這些盜賊中有75%是成年人。談到日益嚴重的店舖盜竊問題,Merchant Analytic Solutions的現場運營總監Johnny Custer表示:「大多數店舖盜竊者只是屈服於誘惑。但由於經濟和假期壓力,讓人感到絕望,而且您有偷竊湯的秘訣。」值得注意的是,最常見的兩種失竊物品是菲力牛排和詹姆森威士忌。(8)顯然,許多美國人似乎已經忘記了耶穌在路加福音12:15中警告過我們的話:「要當心,要提防貪婪:因為一個人的一生不在於他所擁有的事物的豐富。」

大兄弟的監視之眼!

在喬·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小說《1984》中,奧威爾寫到了一個極權國家,該國家通過使用電視屏幕觀看人民的一舉一動。人們總是被告知,「大兄弟在看著你。」令人驚訝的是,現在美國使用的監視技術遠遠超出了奧威爾所能想像的範圍。

在北達科他州納爾遜縣的最近一起案件中,警長凱利·揚克去了一個農場,尋找六頭失踪的母牛。農場主對警長不合作,用步槍把他從財產上趕走。作為回應,警長召喚了無人駕駛的「捕食者」 B無人機。配備了高分辨率攝像頭,熱傳感器和雷達的無人駕駛飛機在農場上空飛行了一萬英尺,而警長和他的官員則在手持4英寸屏幕上觀看了實況視頻。當他們確定嫌疑人終於解除了武裝時,一個特警隊進來逮捕了這兩名男子。在談到無人機時,警長揚克說:「我們不必費力地開槍。我們可以花時間,有條不紊地計劃我們應該採取的方法。」根據退役的空軍將軍邁克爾·科斯特爾尼克(Michael C. Kostelnik)的說法,在美國國內使用無人機的情況並不少見。科斯泰尼克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捕食者無人機在全國許多地區使用,不僅用於聯邦運營商,而且在危機時期還用於州和地方的執法部門和緊急情況響應者」。其他人警告說,使用無人機進行監視可能會增加。斯坦福大學法學院互聯網與社會中心的隱私和機器人技術主管Ryan Calo表示:「只要執法部門掌握了這樣的工具,監視工作就會更輕鬆,他們就會做更多的事情。」他進一步說:「這可能是人們感到不舒服的時期,他們想對該技術進行限制。這可能使我們質疑您在公共場所沒有隱私的學說。」(9

間諜無人機並不是美國當局使用的唯一監視方法。能夠讀取汽車牌照並跟踪駕駛員運動的監控攝像機也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些攝像頭的最高集中度是在華盛頓特區以及其中250個不斷觀看駕駛員的周圍地區。警務人員可以在其數據庫中輸入任何車牌號,如果相關車輛通過了城市周圍的任何攝像頭,則警務人員會立即獲悉有關車輛的去向和到達時間。執法人員一直在研究這項技術。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局局長凱茜·蘭尼爾(Cathy Lanier)說:「新技術使我們的工作變得輕鬆了許多,而壞人要作惡作也更加困難了。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對這項技術充滿熱情。這是大兄弟,問題是,我們想要的大兄弟,還是我們不想要的大兄弟?這項技術既有好處,也有壞處。我認為我們需要就是否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奧林·克爾說:「誰來獲得信息?何時獲得信息?信息要刪除多長時間?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仔細審查。」(10

一份報告現在浮出水面,聲稱聯邦調查局(FBI)已與一家總部位於弗吉尼亞州的公司授予524,972美元的合同,以記錄盡可能多的談話廣播內容。聯邦調查局發言人保羅·布雷森(Paul Bresson)表示:「這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增強的功能,也不會涉及到任何『大兄弟』的問題,因為這是正在廣播中發布的信息。對我們的調查人員而言,了解報導的內容非常重要。」(11)根據《每日郵報》上的一篇文章,國土安全部增加了對臉書和推特等社交網站的監視,以監視可能預示著美國起義的趨勢。(12)還宣布,國會圖書館將收到有史以來每條推特帖子的完整檔案。(13)對於不認識的人,推特是一個受歡迎的網站,用戶可以在其中發布最多160個字符的簡短評論。這些帖子通常包含其用戶日常生活的詳細信息,稱為「tweets」。推特最近被大量用於組織突尼斯和埃及等地的起義。

設計用來跟蹤人臉的軟件現在已經被開發並部署在商場和汽車站等地方。其中一個這樣的套裝軟體是英特爾的AIM套件,它用於配備面部檢測軟件的數碼符號。如果你看這些數位廣告,這項科技可以檢測出你的大致年齡和性別,並定制螢幕顯示它認為你會感興趣的廣告。然後將數據發送給廣告商,詳細說明消費者看廣告的時間以及他們離看板的距離。(14)一家名為情感介面(Affective Interfaces)的公司希望將這項科技向前推進一步,並使用面部識別軟件來檢測用戶的情緒。(15)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已經開發出了一項被認為非常可怕的科技,以至於他們決定不發佈它。該軟件可以讓用戶用手機拍下一個人的照片,然後將照片與資料庫進行比較,告訴你此人是誰。谷歌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說:「我們建立了這種技術,但我們保留了它。據我所知,這是谷歌開發的唯一科技,我們決定停止使用。」(16)雖然谷歌已經停止了這項科技,但如果它落到我們的大兄弟政府手中,假設它還沒有落到我們手中,那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對最終由神控制的知識感到安慰。是的,大兄弟在看著,但是上帝在看著大哥。在耶利米書16:17中,我們讀到:「因為我的眼睛遍及他們的一切道路;它們沒有被我的面部藏起來,他們的罪孽也沒有被我的眼睛藏起來。」

壓制性的立法!

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對美國憲法持極大的蔑視已不是什麼秘密。奧巴馬在2001年接受芝加哥公共廣播電台的採訪時就《憲法》發表了以下聲明:「我認為這是一份了不起的政治文件,為我們現在和未來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這兩種觀點並不矛盾。他說,這也反映了這個國家一直存在的根本缺陷。」(17)我一直認為美國人民當選一個會毀憲法的人,然後轉過頭宣誓聖經以堅持他認為反映「根本性缺陷」的文件原則,真是令人驚訝。

可悲的是,美國國會剛剛通過了《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實際上剝奪了美國人的憲法權利,如果政府認定他們是恐怖分子或恐怖主義支持者,他們可以被軍方無限期拘留,而無需經過正當程式。該法案第1031節載有以下案文:「國會申明,總統根據使用武力的授權使用一切必要和適當的武力的權力包括美國武裝部隊在根據戰爭法進行處置之前拘留受影響人員的權力。本節所指的被保險人是指以下任何人:策劃、授權、實施或協助2001911日發生的恐怖攻擊或窩藏應對這些襲擊負責的人。參與或實質上支援基地組織、塔利班或與美國或其聯盟夥伴敵對行動的相關力量的人,包括任何犯下交戰行為或直接支持這種敵對行動以援助這些敵軍的人。「該法案進一步指出,符合上述描述的人可以根據戰爭法不經審判予以拘留,直至授權使用軍事力量的敵對行動結束為止武力。」(18)有些人爭辯說,該法案在第1032條中規定了對美國公民的豁免,該條款規定,「根據本條規定對軍事拘留的人進行拘留的要求不適用於美國公民」。然而,這一條,故意措辭含糊,可以解釋為美國軍方不必拘禁美國公民,但仍然可以選擇這樣做。

稱為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自由組織的高級立法顧問克里斯托弗·安德斯(Christopher Anders),他建議第1032條中含糊的豁免無論如何都不適用於第1031條。安德斯說:「第1032條的排除只適用於1032。不適用於1031年。這只會使情況更糟,因為任何法官都會說:『當然,國會議員的意思是讓美國公民被拘留,因為如果他們不這樣做,他們會在稍後的一個章節中提出例外。』」(19)那些對法案中這些條款的真實意圖感到懷疑的人,無需多做這項立法的共同提案國亞利桑那州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我認為只要那個人,不管他們是誰,如果它們對美利堅合眾國的安全構成威脅,則不應允許這種威脅繼續存在。」(20)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強烈支持該法案,20111117日表示,「1031,拘留的權力聲明確實適用於美國公民,並且將世界指定為戰場,包括家園。」(21

全球經濟面臨風險!

對於我們這裡的美國人,我們痛苦地熟悉過去幾年困擾該國的惡劣經濟狀況。自2008年以來,美國人遭受了高失業率,停滯的工資,生活成本的增加,貧困的普遍蔓延以及其他許多苦難。美國以前曾經歷過艱難時期,但是隨著這個國家「復甦」的步伐緩慢,許多人變得疲憊和絕望。根據MSNBC發表的一篇文章,現在幾乎一半的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密歇根大學的公共政策學教授謝爾頓·丹茲格(Sheldon Danziger)解釋了這種嚴峻形勢,「食物券和稅收抵免等安全網計劃使貧困在2010年不再加劇,但是對於許多有工作和醫療費用的低收入家庭,他們被認為太『富裕』,沒有資格。現實情況是,窮人和附近的窮人的前景令人沮喪。如果國會和各州進一步削減開支,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幾年貧困和低收入家庭的數量將會增加。」(22

不幸的是,美國不是世界上唯一遭受惡劣經濟狀況困擾的地區。在歐洲,青年的失業率在西班牙為46%;在希臘為43%;在愛爾蘭為32%;在意大利為27%。(23)截至20119月,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希臘和西班牙累積了超過3萬億歐元的債務。(24)這種情況對意大利尤為不穩定,意大利將需要在20121月底之前出售價值超過3,000萬歐元的債券,否則可能會面臨債務違約的情況。(25)由於擔心歐洲的經濟不確定性,許多公司一直將資金轉移到歐洲銀行體系之外。「我們開始看到有跡象表明,企業正在從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和比利時的銀行提取存款。花旗集團(Citi Group)的一位分析師表示:「這是令人擔憂的發展。」(26)希臘的銀行也正在持續運轉。2010年初,希臘的銀行擁有2377億歐元的存款。到2011年底,這個數字下降了490億歐元。(27

歐元區的經濟危機令許多人震驚。據《電訊報》報導,英國軍方正在研究應對潛在的「全球金融危機」的戰略。(28)美國最高軍事指揮官馬丁·登普西將軍也對歐洲經濟可能崩潰表示擔憂。登普西說:「我知道他們已經在這裡與歐元區的17個成員國採取了一些措施,以試圖更好地協調……貨幣和財政政策。但是,至少對我來說,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將真正支撐歐元區一起。」他最關心的是居住在歐洲的80,000名美軍和20,000名美國文職人員。(29

戰爭的攪動!

在過去幾個月中,伊朗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持續增長。以色列和伊朗之間反覆無常的言論使許多人懷疑兩國之間是否即將爆發戰爭。根據最近的新聞報導,伊朗最高領導人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已命令其軍隊為戰爭做準備。為了響應這些命令,軍事官員將遠程的「沙哈卜」導彈重新分配給了全國各地的秘密地點。他們的空軍還組成了「快速反應部隊」,一直在進行演習。(30)伊朗還為其海軍艦隊增加了三艘新潛艇。(31)此外,伊朗已開始準備將其核設施移至地下,以保護其免受軍事攻擊。(32)另一則新聞報導聲稱,目前有數百名北韓科學家在伊朗協助他們發展核能力。(33

在進一步發展中,伊朗軍隊成功俘獲了RQ-170哨兵間諜無人機後,美軍財產損失慘重。這架價值600萬美元的無人機被國防記者羅伯特·丹斯莫爾稱為「重大損失」。丹斯莫爾說:「這些哨兵仍然是非常稀有的技術,擁有一個處於如此良好狀態的輸給像這樣的潛在對手的部隊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因為伊朗與俄羅斯保持了開放聯繫並受到了中國的歡迎。」(34)在談到失落的無人機時,美國前副總統切尼表示,奧巴馬應該以對伊朗的快速空襲做出回應。(35)相反,奧巴馬決定只要求將無人機退還。關於巴拉克·奧巴馬對伊朗的要求,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說:「鑑於伊朗迄今的行為,我們不希望他們遵守。作為回應,伊朗嘲笑奧巴馬,稱他乞求(我們)把玩具飛機還給他」。(36

進入新的一年,以色列盟國與伊朗支持者之間的緊張局勢只會繼續增加。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Leon Panetta)現在表示,美國將不允許伊朗發展核武器,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其發展。帕內塔宣稱:「美國不希望伊朗發展核武器。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條紅線,對以色列人來說,這顯然也是一條紅線。如果我們必須這樣做,我們將予以處理。」 37)與伊朗的戰爭真的會引起許多人擔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嗎?據伊朗國家控制的新聞媒體PressTV報導,中國少將張兆忠最近發表了這一令人震驚的聲明:「即使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也將毫不猶豫地保護伊朗。」(38

最後,我知道2011年肯定是非常動蕩的一年,而2012年的潛力可能會更大。實際上,最近的時事激發了一位新聞記者的話:「隨著最強大的國家的選舉和領導人變動,歐洲處於危機中,中東發酵,經濟困難加劇,各地動盪和不滿,2012年可能同樣動盪甚至比2011年還要糟糕。」(39)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我們的救主,並且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祂的再來,我們將繼續服從祂的命令來警醒和祈禱。我要感謝所有支持這個事工的人。我們末次號筒事工認為為您服務是榮幸,我們將繼續竭盡所能。如果您尚未填寫完整的續訂表格,請記住將其郵寄給我們。如果您有任何祈禱要求,請不要猶豫,將其發送給我們。我們的代禱者會對每個請求給予個別關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恩典與和平歸於你們。

Samuel David Meyer

致謝

01. Elderly Journal, http://www.elderlyjournal.com/generation/generation-z/Characteristics-Of-Generation-Z.html.
02. The Washington Times, November 25, 2011, By Tim Devaney, http://washingtontimes.com.
03.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25 2011, By Andrew Blankstein, Shan Li, Hailey Branson-Potts, and Dana Castellanos, http://latimes.com.
04. Reuters News Service, November 26, 2011, By Barbara Goldberg, New York, NY.
05. Ibid.
06. Ibid.
07. WSAZ News, November 25, 2011, By Andrew Colgrove, South Charleston, WV.
08. Shine, December 2, 2011, By Joanna Douglas, http://shine.yahoo.com.
09. Los Angeles Times, December 10, 2011, By Brian Bennett, Washington, D.C.
10. 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9, 2011, By Allison Klein and Josh White, http://washingtopost.com.
11. WMAL AM 630 News, By Mark Weaver, http://wmal.com.
12. The Daily Mail, November 1, 2011, By Daily Mail Reporter, http://dailymail.co.uk.
13. Federal News Radio, December 7, 2011, By Michael O'Connell, http://federalnewsradio.com.
14. CNN Money, December 13, 2011, By David Goldman, http://money.cnn.com.
15. Ibid.
16. CNN, June 1, 2011, By Mark Milian, Rancho Palos Verdes, California.
17. YouTube Video, http://youtube.com./watch?v=11OhmY1obS4.
18. S.1867 -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 2012, http://thomas.loc.gov.
19. The Progressive, November 30, 2011, By Matthew Rothschild, http://theprogressive.org.
20. Ibid.
21. Ibid.
22. MSNBC, December 15, 2011, By Associated Press, Washington, D.C.
23. The Telegraph, October 16, 2011, By Ambrose Evans-Pritchard, http://telegraph.co.uk.
24. CNBC, September 12, 2011, By Patrick Allen, http://cnbc.com.
25. The Telegraph, November 25, 2011, By James Kirkup, http://telegraph.co.uk.
26. The Economist, November 23, 2011, By The Economist, London, UK.
27. Der Spiegel, December 6, 2011, By Ferry Batzoglou, Athens, Greece.
28. The Telegraph, December 14, 2011, By James Kirkup, http://telegraph.co.uk.
29. BBC News, December 9, 2011, By BBC News, http://bbcnews.co.uk.
30. The Telegraph, December 5, 2011, By Con Coughlin, http://telegraph.co.uk.
31. The Jerusalem Post, November 26, 2011, By Yaakov Lappin, http://jpost.com.
32. Reuters News Service, December 14, 2011, By Fredrik Dahl, Vienna, Austria.
33. Arutz Sheva, December 19, 2011, By Tzvi Ben Gedalyahu, http://israelnationalnews.com.
34.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December 9, 2011, By Scott Peterson, http://csmonitor.com.
35. Salon.com, December 13, 2011, By Joan Walsh, http://salon.com.
36. Arutz Sheva, December 13, 2011, By Tzvi Ben Gedalyahu, http://israelnationalnews.com.
37. Arutz Sheva, December 20, 2011, By Tzvi Ben Gedalyahu, http://israelnationalnews.com.
38. PressTV, December 4, 2011, By PressTV, http://presstv.ir.
39. Reuters News Service, December 15, 2011, By Peter Apps, London, UK.

特別說明:現在可以在http://pastormeyer.org上訪問David J. Meyer牧師的一個新致敬網站

有關此新聞通訊的評論或主題建議,可以發送至editor@lasttrumpetnewsletter.org

如果您想提交祈禱請求,則可以將電子郵件發送到prayer@ltmmail.org或郵寄到我們的郵政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