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災難的邊緣

最後一支號筒(末次號筒)202302月號月刊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那一天來到。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馬太福音24:42-44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清楚的是,現今世界正走在破壞性越來越大的道路上。無論哪個季節,無論是春天、夏天、秋天還是冬天、毀滅性的風暴、奇異的天氣、天災無休無止地侵襲著我們現在居住的星球,時有發生。系統性經濟困境正在削弱整個全球經濟,並可能很快迎來新的金融體系和生活方式。隨著我們最大城市的犯罪率飆升,大規模槍擊事件越來越頻繁地發生,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歐洲戰爭愈演愈烈,有可能將整個世界拖入衝突,暴力和仇恨在這個本應文明的世界中只會越來越嚴重。當我們從衝突走向衝突,從危機走向危機時,這些日子充滿了危險。對於研究聖經的人來說,這一切都不足為奇。我們看到很久以前寫下的文字在我們眼前發生。科學界也對當今的時事感到震驚。

20231 24日,《原子科學家公報》宣布已將世界末日時鐘提前10秒,並宣布我們現在「距離午夜還有90秒」。 該組織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芝加哥大學的一群科學家於1945年創立,使用其標誌性時鐘來衡量我們離世界末日有多近。在該組織發布的一份聲明中,我們被告知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危險時期」,世界正有史以來最接近全球災難」。(1)

據該組織稱,時鐘提前的主要原因是烏克蘭戰爭。「烏克蘭戰爭可能會進入第二個可怕的年份,雙方都相信他們能獲勝,」公報的一份聲明警告說。它後來繼續說道,俄羅斯毫不掩飾地威脅使用核武器提醒世界,衝突升級——無論是出於意外、故意還是誤判——都是一個可怕的風險。衝突脫離任何人控制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2) 該組織的首席執行官雷切爾布朗森被引述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危險時期,世界末日時鐘的時間反映了這一現實。距離午夜90秒是時鐘設置到最接近午夜的時間,我們的專家不會掉以輕心地做出這個決定。美國政府、其北約盟國和烏克蘭有多種對話渠道。我們敦促領導人探索所有這些,以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讓時光倒流。」 (3)

烏克蘭的國際戰爭

儘管《原子科學家公報》發出了可怕的警告,但烏克蘭最近的事態發展表明,不僅戰爭在升溫,而且世界各國也越來越多地捲入衝突。自20222月開戰以來,美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去年向烏克蘭提供了約500億美元的資金。(4) 報告表明,美國情報機構與烏克蘭政府合作,幫助定位俄羅斯目標,(5) 烏克蘭士兵甚至在美國領土上接受了訓練。(6) 從本質上講,除了士兵,美國幾乎提供了打仗所需的一切。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SpaceX甚至向烏克蘭提供了衛星互聯網服務。儘管俄羅斯努力摧毀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的基礎設施和通信系統,但這種互聯網接入讓烏克蘭軍隊擁有了先進的能力。「馬斯克已經將互聯網的力量交給了烏克蘭軍方,可以以各種方式使用。擁有互聯網對於戰爭的進行方式來說非常重要。士兵們可以翻下顯示戰場戰術地圖的屏幕,幫助提高對敵人位置的普遍態勢感知。這有很大的不同,」英國軍隊司令部前負責人理查德·巴倫斯說。SpaceX提供的星鏈技術也讓烏克蘭能夠對俄羅斯目標進行無人機攻擊。(7)

毫無疑問,科技已經極大地改變了這個現代社會的戰爭方式。例如,烏克蘭在202313日進行的一次導彈襲擊,在烏克蘭城市馬基夫卡的一個俄羅斯士兵訓練設施中,至少有89名士兵死亡。俄羅斯官員聲稱,烏克蘭之所以能夠進行這次打擊,是因為該設施的士兵正在使用他們的行動電話,從而洩露了他們的位置。俄羅斯官員發表的一份聲明堅稱:「這一因素使敵人能夠找到並確定軍事人員的位置座標,以便進行導彈打擊。」應該指出的是,雖然俄羅斯承認有89名士兵被殺,但烏克蘭政府認為有400名士兵被殺,另有300人受傷。(8)

已經投資這麼多,很明顯美國無意讓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勝。2022 12月,拜登政府宣布計劃向烏克蘭發射先進的愛國者防禦導彈。(9) 幾週後,即 20231月,美國宣布計劃耗資25億美元向烏克蘭運送數百輛裝甲車、火箭彈和彈藥。(10) 就在幾天之後,美國政府通知全世界,他們將向烏克蘭派遣31輛先進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其他國家也參與其中。就在美國宣布其計劃時,德國表示將向烏克蘭運送首批14輛豹2型坦克。(11) 同樣,英國宣布計劃派遣 14 輛挑戰者2坦克。波蘭提出派遣十四輛坦克。挪威、芬蘭、荷蘭、西班牙和法國也在考慮向烏克蘭派遣坦克。(12)

正如預期的那樣,俄羅斯對烏克蘭將很快獲得坦克感到憤怒。他們將這些慷慨的捐助視為直接參與戰爭。「歐洲各國首都和華盛頓不斷聲明,向烏克蘭運送各種武器系統,包括坦克,絕不意味著這些國家或聯盟捲入了烏克蘭的敵對行動。我們斷然不同意這一點,在莫斯科,我提到的聯盟和首都所做的一切都被視為直接捲入衝突。我們看到這種情況正在增長,」俄羅斯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說。(13) 與此同時,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最近表示,北約國家可被視為合法的軍事目標」「今天...主要的問題是,北約事實上對我國宣佈的混合戰爭是否可以被認為是聯盟對俄羅斯的參戰?是否有可能將向烏克蘭運送大量武器視為對俄羅斯的攻擊?」梅德韋傑夫寫道。他進一步寫道:「北約國家的領導人一直一致叫囂著他們國家和整個集團沒有與俄羅斯開戰。然而,每個人都很清楚,情況並非如此。」 (14)

鑑於俄羅斯在烏克蘭面臨的激烈抵抗,俄羅斯不太可能獨自攻擊北約目標。但是,應該指出的是,俄羅斯並非沒有盟友。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俄羅斯計劃於20232月與中國和南非海軍在南非舉行聯合演習。(15) 此外,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努力得到了伊朗和朝鮮的支持。兩國都向俄羅斯提供了軍事裝備。(16) 也有謠言稱,俄羅斯正試圖與塔利班談判,向他們提供2021年美國撤離阿富汗時留在阿富汗的各種美國製造武器。據美國之音新聞網的報導,在阿富汗有價值約70億美元的「飛機、車輛、彈藥、槍支、通信設備和其他裝備。」然而,美國官員很快對這些謠言表示懷疑。我無法證實這份報告。但如果這是真的,它肯定會違背塔利班所說的他們的目標,」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說。(17)

可悲的是,這場戰爭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挪威國防部長埃里克·克里斯托弗森說:「俄羅斯的傷亡人數開始接近180,000人。」他進一步告知,「烏克蘭的損失可能超過100,000人死傷。此外,烏克蘭還有大約30,0000名平民在這場可怕的戰爭中喪生。」 (18) 無緣無故地毀掉了成千上萬的生命。

烏克蘭的戰爭正在緩慢但肯定地將越來越多的國家拖入衝突。交易正在達成,聯盟正在形成,世界正在重新調整。這正是世界大戰爆發前發生的事情。有趣的是,美國空軍四星上將曾預測美國可能很快與中國交戰。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報導,邁克·米尼漢將軍認為,在美國因 2024 年總統大選而分心的同時,中國將入侵台灣。「我希望我錯了。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們將在2025年戰鬥,」他在備忘錄中寫道。(19) 我們都希望他是錯的。與中國的持久戰將在國內外造成嚴重破壞。生命將喪失,經濟將遭受重創,全球供應鏈將打成一個結。所有這些發展都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嗎?天知道。我們必須繼續警醒和祈禱。

令人畏懼的失態

考慮到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動蕩的時期,如果我們人民能夠對我們的領導能力充滿信心,那將是令人安心的。畢竟,我們正生活在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在多個方面都面臨著非同尋常的危險。可悲的是,美國總統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並沒有激發人們的信心。我寫這一部分不是為了嘲笑他,也不是我要刻薄。我真的很關心他領導美利堅合眾國的能力。雖然每個人都會不時犯錯,但拜登卻經常犯下令人尷尬的錯誤,這無疑讓人質疑他是否適合擔任總司令。

20221225日,《新聞周刊》公佈了他2022年最令人震驚的失態清單。清單中包括拜登在發表國情咨文時不小心將烏克蘭人民稱為「伊朗人」。「普京可能會用坦克包圍基輔,但他永遠不會贏得伊朗人民的心和靈魂。他永遠不會熄滅他們對自由的熱愛。他永遠不會削弱自由世界的決心,」拜登說。

202288日發生的另一起衝突中,總統意外地大聲宣讀了提詞器上的教育性文字。總統讀道:「值得注意的是,參加投票和選舉的女性人數佔比一如既往地高於男性——引用結束,重複這句話。女性並沒有失去選舉和,或,政治權利——讓我嚴謹地表達:沒有失去選舉和,或,政治權利。」他不僅大聲朗讀了引用的那句話,還讀錯了後面的那句話。

更糟糕的是,20221024日,拜登在祝願副總統賀錦麗生日快樂的同時稱她為「偉大的總統」。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稱她為總統。20213月,他說,「現在當賀錦麗總統和我不久前虛擬參觀了亞利桑那州的一個疫苗接種中心時,其中一名護士在那次旅行中給人們注射疫苗,接種疫苗,他說每次注射都像給予一劑希望。」  

20221028日,他誤說美國有五十四個州(20) 我確實理解總統有語言障礙,這不是他的錯。然而,這些錯誤不僅僅是簡單的口吃。考慮到這些令人畏懼的失態發生的頻率,誰能誠實地說美國總統有能力讓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感到恐懼?上帝幫助我們所有人。

天文數字的債務

鑑於我們在過去十年中看到的趨勢,美國國會再次發生爭執也就不足為奇了。與2011年的情況一樣,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上陷入僵局。民主黨人爭辯說,美國必須提高債務上限,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支付賬單。以新任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為首的共和黨人認為,削減政府開支的計劃應該在上限提高之前實施。拜登總統已表示他不會談判,國會必須像過去多次那樣再次提高限額。(21) 

2023119日,美國正式達到其債務上限,目前為31.4萬億美元。作為回應,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表示,她將使用「非常措施」來支付我國的賬單。國務卿估計她可以在20236月之前使用這些特殊演習。但是,她警告說情況是不穩定的,美國用完現金的確切時間尚不清楚。非常措施可能持續的時間受到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的影響,包括預測美國政府未來幾個月的收支的挑戰。我恭敬地敦促國會迅速採取行動,以保護美國的全部誠信和信譽,」耶倫寫道。(22) 在最近接受Axios採訪時,耶倫對政府無力支付賬單時可能發生的情況表示相當焦慮。當然,這讓我很緊張。這將是毀滅性的。這是一場災難,」她感嘆道。在警告我們將遇到金融危機」之後,她進一步說,而且我相信我們將在美國遇到經濟衰退。」最後,她警告說,美國人將面臨更高的借貸成本,這也會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大量動盪。」 (23)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無論債務上限如何,美國都將在2023年陷入衰退。

這場人為製造的危機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國會將在美國違約之前再次提高債務上限。但是,我確實有疑問和疑慮。為什麼我們的政府在平衡預算方面如此無能?在2022財年,美國政府獲得了4.90萬億美元的稅收和其他收入。儘管數額驚人,但管理這個國家的人仍然設法出現赤字,並在一年內花費了高達6.27萬億美元。這是超過 1.3萬億美元的赤字。此外,我們的政府在這些問題上的記錄很糟糕。五十年來,只有五次盈餘,而政府上一次收入超過支出是在2001年!(24) 如果你每次都要提高債務上限,那為什麼還要設置債務上限呢?美國通過承擔更多的債務來償還其債務。私人公民曾試圖在更小的範圍內這樣做,但這種策略通常導致破產。美國是如何做到長期以來一直逍遙法外的呢?簡單地說,其他國家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事實上,這個現代世界是靠債務運行的。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全球債務在2021超過了相當於300萬億美元的規模(25)正如我在上個月的末次號筒中提到的,一萬億相當於一百萬乘一百萬。這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形象化或理解的數字。

我相信所有這些債務最終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事實上,它最終可能導致全球敵基督經濟和政府的崛起。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已經在快速走向無現金社會,世界各國政府都在研究和測試央行數碼貨幣。如果當前系統出現故障,則需要一個新系統來替換它。

我記得很多年前,我的父親大衛·J·美亞(David J. Meyer)牧師假設,一個正在崛起的敵基督系統可以通過提供免除所有欠債來獲得廣大民眾的接受。當然,要注意的是,為了獲得這種寬恕並參與新經濟,您必須在右手或額頭上做個記號。啟示錄13章中提到的獸印記顯然具有財務成分。啟示錄 13:16-18 告訴我們,「他又叫眾人,無論大小、貧富、自主的、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或有獸名數目的,都不得作買賣。 在這裡有智慧:凡有聰明的,可以算計獸的數目;因為這是人的數目,他的數目是六百六十六。 有趣的是,成千上萬的人已經在他們的手中植入了微芯片。現在,伊隆·馬斯克的Neuralink等公司也想為人們提供大腦植入物。 

最後,我們知道我們正生活在危險的時代。世界感覺好像在與自己的毀滅相撞。然而,神的智慧是無限的,他的知識是無限的,他知道明天、下個月和明年會發生什麼。他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儘管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麻煩,但我們被告知不要擔心。在路加福音1232節,耶穌告訴祂的子民: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他沒有害怕,而是指示我們警醒並準備好迎接我們的君王。馬太福音 24:42-44 告訴我們,「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那一天來到。 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 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如果你還沒有悔改你的罪並將你的生命獻給上帝,我敦促你現在就這樣做。

感謝大家對這個事工的慷慨支持。一如既往,我們邀請您向我們發送您的代禱請求。我們了解祈禱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當今時代。我們總是給予每個祈禱請求單獨的關注。願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與你們同在。阿門。

Samuel David Meyer

由於我們支持者的慷慨捐助,才有了這份時事通訊。如果您想幫助我們,您可以將您的貢獻發送到我們的郵政地址或在線捐贈http://lasttrumpetnewsletter.org/donate

致謝

01. Th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January 2023, Editor John Mecklin, http://thebulletin.org.
02. Ibid.
03. AFP, January 24, 2023, By Chris Lefkow, http://news.yahoo.com.
04. The Conversation, January 18, 2023, By Monica Duffy Toft, http://theconversation.com.
05. The New York Times, May 4, 2022, By Julian E. Barnes, Helene Cooper, and Eric Schmitt, http://nytimes.com.
06. Military Times, January 10, 2023, By Meghann Myers, http://militarytimes.com.
07. The New York Post, January 14, 2023, By Rich Calder, http://nypost.com.
08. BBC News, January 4, 2023, By Will Vernon and Elsa Maishman, http://bbc.com.
09. The Washington Post, December 21, 2022, By Dan Lamothe and Karen DeYoung, http://washingtonpost.com.
10. Reuters, January 20, 2023, By Reuters, http://reuters.com.
11. Associated Press, January 25, 2023, By Frank Jordans, Kirsten Grieshaber, and Samya Kullab, http://apnews.com.
12. Reuters, January 25, 2023, By Reuters, http://reuters.com.
13. Reuters, January 26, 2023, By Mark Trevelyan, http://reuters.com.
14. Newsweek, December 16, 2022, By Isabel Van Brugen, http://newsweek.com.
15. Stars and Stripes, January 24, 2023, By Seth Robson, http://stripes.com.
16. Voice of America News, January 28, 2023, By Patsy Widakuswara, http://voanews.com.
17. Ibid.
18. Newsmax, January 22, 2023, By AFP, http://newsmax.com.
19. NBC News, January 27, 2023, By Courtney Kube and Mosheh Gains, http://nbcnews.com.
20. Newsweek, December 25, 2022, By Gerrard Kaonga, http://newsweek.com.
21.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9, 2023, By Alan Rappeport, Jim Tankersley, and Jeanna Smialek, http://nytimes.com. 
22.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9, 2023, By Jim Tankersley and Alan Rappeport, http://nytimes.com.
23. Axios, January 28, 2023, By Hans Nichols, http://axios.com.
24. FiscalData, http://fiscaldata.treasury.gov.
25. World Economic Forum, May 16, 2022, By Victoria Masterson, http://weforum.org.

如果您想提交代禱請求,您可以發送電子郵件至prayer@ltmmail.org或郵寄至我們的郵寄地址。